第(1/3)頁 張6轉身離開。 從遵義會議的舊址出,步入了前方的大山。 他的腦海中,閃爍出各種植物的撲殺形態。 牽牛花的撲殺,乃是一根蔓藤,如同繩索一般,瞬間纏繞向獵物。 食人花閉合著,在獵物靠近的時候,猛然張開,宛若巨獸的獸口,撲殺而去。 …… 撲殺要迅猛如雷,才能給予獵物致命一擊。 撲殺的過程中,收斂起殺氣。 這跟風之殺勢,雷之殺勢,完全不同。 氣機含而不露,既有風之殺勢的藏行匿跡,也有雷之殺勢的狂暴霸烈。 不知不覺,張6已經走入了大山。 而此刻,飛機上。 張伯倫看著張6離開,滿意笑道:“張6有慧根,歷史已經留給了他深刻的烙印。” “悟性和慧根都是絕佳的人,這份天資足以羨煞旁人。”茅一升點頭道:“估計小師弟到了赤水之前,應該懂得收斂身上的鋒芒了!” 結合歷史,茅一升有感而。 “這個鋒芒,就好比昔日紅軍在井岡山,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個人都是雄心壯心,再加上打了幾次勝仗。” “以為找到了制服敵人的辦法,但是第五次失敗了。” “為什么?還不是高估了自己,提出要跟敵人正面抗衡的錯誤戰略思想,還想著占領大城市……” 茅一升搖了搖頭:“這都是血淋淋的代價啊。” 張6是夠強,但也是鋒芒太露。 華夏人講究中正平和,至剛易折便是這個道理。 隨著張6實體的提升,那股氣勢越的凌厲,走到哪里,都是一把出鞘的利刃。 張伯倫道:“他要成為第五類最強的兵王,甚至,能抵抗四大級兵王的最強兵王,就必須懂得很多東西。” “殺伐,狂暴,是風與雷,但是只有兩種殺勢,還不夠,必須要齊至四種殺勢,風雨雷電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這才是隱者至強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這個過程,極其容易出現,剛者易折。就像歷史上的牛人將軍,常遇春,藍玉等人,放在現代也是兵王級強者,但容易早死。” 茅一升道:“老師可謂是良苦用心,就不知道小師弟能不能感悟到這份苦心。” “重走長征之路,乃是讓他們跟歷史上的紅軍戰士,隔著時空遙相呼應,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這個共鳴,便是殘留在歷史塵埃之中的軍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