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獲得第三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是——”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恭喜!!” 頒獎嘉賓的聲音一落,臺下就響起了一片掌聲。 “啊啊啊啊!!” 蔣志強與梁鎵輝剛叫出聲,吳孝祖轉身就與李殿馨、江嘉華重新?lián)肀б换亍? 這次領獎,吳孝祖依舊沒有選擇上臺。而是把舞臺交給了蔣志強與梁鎵輝。 蔣志強是《一個字頭的誕生》的出品人和發(fā)行人。尤其是涉及到影片發(fā)行,讓他出風頭更利于外埠市場的發(fā)行。 梁鎵輝再登臺呢? 他和江嘉華都掛著制片人的名頭,最起碼影片的后期離不開兩人的支持。 《一個字頭的誕生》六項提名,摘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像三個大獎。 第三十一屆亞太影展,他們大獲全勝! 那么? 港島呢? … “吳導,恭喜你!” “恭喜恭喜!《一個字頭的誕生》實至名歸!” 影展一結束,蔣志強、吳孝祖和梁鎵輝三人就分分被各地的電影人圍在一起。高麗電影人近水樓臺,拽著吳孝祖就開始閑聊。 吳孝祖高麗80年代活躍的電影人沒有什么印象。他印象深刻的是后世6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導演。 金基德、樸贊郁、奉俊昊等等這一批導演。后世,高麗電影走出了一條模仿港片的道路,并且走的還很不錯。此時,高麗的電影與后世華夏的足球有一拼,嗓門喊得挺大,但實力……凸凸!! 他們舉辦這次亞太影展實際上也有點名不副實。 不過高麗的電影人卻一直沒有放棄。在今年,他們國內(nèi)最具權威性的電影大賞——電影大鐘獎正式由電影人協(xié)會與電影振興公社來舉辦。 電影人協(xié)會和電影振興公社都是高麗電影人自發(fā)組織的民間電影業(yè)內(nèi)組織。每年都在尋求投資來扶持新星導演。 后來的金基德、樸贊郁包括今天同吳孝祖打招呼的郭在容,他們這些后世高麗電影的中堅力量,在早期都受到了電影人協(xié)會和電影振興公社的投資和幫助。 這種對新人的扶持對本土電影的發(fā)展可以說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90年代,這兩大組織硬生生讓高麗政府完成了“文化壁壘”的設置。從那以后,港島電影就失去了一塊重要的票倉。 在八九十年代,票房前五十的榜單上港片隨處可見。可以說是賺瘋了! 但短短幾年間,港片在高麗的觀影人次數(shù)據(jù)不斷下跌。到了后世,票房觀眾觀影人次能進入前一百就算是成績很優(yōu)秀了。 到了后世,每年在高麗能進入前一百的依舊是劉德樺、周閏發(fā)、梁超偉、程龍這些老面孔。 何其悲涼? 我之英雄,彼之敵寇。 港片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不能否認,他們對華語文化的傳播確實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談文化,只談利益,高麗也是一個很合適的票倉。 “現(xiàn)在港島電影的發(fā)展值得我們棒子思密達學習。” 電影扶持公社的高麗電影人申相玉對吳孝祖笑道,“看到吳導演你這樣你這樣年輕就能拍攝出如此精彩的點樣,我很羨慕,不知道你對我們棒子年輕電影人有哪些建議?我想作為一名年輕的導演,你的經(jīng)驗對他們更有幫助。” 郭在容等一批年輕電影人好奇的看著吳孝祖。不管怎樣,《一個字頭的誕生》帶給他們的震撼足以讓他們正視眼前這位比他們年齡還小的電影人。 “我覺得現(xiàn)在高麗電影的發(fā)展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你看看真正鐫刻在電影史上的電影,每一部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品位。作為年輕人,不應該急功近利的去追求浮夸的表面,只有堅持自己的理念才能對本國的電影業(yè)起到推動作用……” 吳孝祖一本正經(jīng)的對著面前的幾個國家的電影人灌輸“藝術至上”的理念。能坑幾家是幾家。 法蘭西走藝術至上的路線,但你覺得他對文化傳播有幾毛錢的作用? 這些人把吳孝祖當做一名藝術電影的簇擁,吳孝祖則把眼前一眾人全都看做競爭對手。 隨手坑人,吳孝祖做的很順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