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影廳一暗,屏幕一亮。 小火車凹凸片標又跑了出來。 這個片頭出自寰亞廣告之手,港島兩個著名廣告公司,一個是寰亞兼職租賃設備、錄像帶。這兩年開始進入制片市場,過兩年會同此時的安泰一樣,試水代理發行領域。 這間廣告公司靠資本及設備、技術出名。港島獨立公司片頭基本都是外包給他們。 另一個叫黃與林廣告公司,76年五萬起家,85年營業額超一億兩千萬。85年末讓全世界最大的廣告公司盛世國際與他們合作,黃與林也成了“盛世”在港島的分支機構。 董事總經理叫林燕尼,沒錯,就是那個遺傳學學士、中國文學碩士、電視編導、散文作家、小說作家的林燕尼……她有個姘頭叫黃霑。 此刻,姘頭兄戴著個大茶色眼鏡,留著阿呆頭,叼著煙卷,翹著二郎腿坐在戲院第四排,左手邊緊挨著奶大臀翹妖艷人-形-肉-鞭-器。 右手邊坐著個蹄髈(俗稱肘子,皮厚,筋多,肌肉中含有大量肥肉。) “看電影、看電影!看完在講——” 姘頭兄聽著蹄髈不斷找話聊,手一攤撇撇嘴,“我好不容易自己花錢買票看電影,三毛,你不是吧?” 洪錦寶看似憨厚的臉上尷尬一笑,把心思暗壓下來。黃霑衰是衰一點,但在港島文藝圈的分量比他高。文藝圈在很多人眼中比娛樂圈B格高很多。 …… 影片開始。 傳來畫外音,但熒幕上依舊是黑暗一片。 少年郎歡快的叫喊聲。 年輕人的呼朋喚友。 奔跑! 歡呼! 吶喊! 聲音稚嫩,卻又清脆響亮,充滿少年人的熱血飛揚。 每一句聲音,都恨不得用全身的力氣吶喊。卻又涇渭分明。讓人仿佛通過聲音,就感受到電影中的各個少年。 有粗魯、有緩慢、有大聲、有細雨、 畫面還未展開,率先就把觀眾帶到了電影情景之中。 很多人聽過“先入為主”這個詞,電影這門藝術中,尤其注重這個。 隨著聲音展開,許多觀眾腦海里都浮現出一幅畫面。 一群熱血青春的男孩子甩著胳膊、揮灑汗水在球場上奔跑、爭奪,他們為每一次進球拼盡全力。在旁邊,有歡呼、有嘆息、有咒罵…… 電影未展開,就讓人先入為主。熱血青春的氣息從聲音就傳染而來。 “聲畫分離?” 徐尅戴著鴨舌帽,鼠賊的小眼睛露出一絲興趣。 自1927年第一部有聲故事片出現,聲音成為了電影工作者重新學習的工作。 如何運用聲音,也考量每一個導演的基本功。 這就是聲音蒙太奇的出現。再此之前,蒙太奇涉及到空間、時間,現在有加上了聲音。三者的調度形成了電影故事。 程曉東、黃月泰、盧燕樺、俞乘、陳柏生、冼杞燃等這些電影相關的從業工作者都對吳孝祖展現出來的“新玩意”很感興趣。 “聲音蒙太奇!” 看著黑幕,很多抱著“不良”心態而來的電影人則微微色變。 岑健勛身旁的幾位先鋒、作家電影簇擁微微皺起眉。 吳孝祖被譽為“新浪潮新一代旗手”看來并不是空穴來風。 這撲街有點意思。 他們雖然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捏鼻子承認。吳孝祖對電影結構、電影手法上邊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一個字頭的誕生》結構上,絕對屬于驚濤拍岸。如果不是因為片中商業氣息太濃厚,恐怕……這部電影就足夠把其推上某些領域的寶座。 幸好這里是港島! 這群“視金錢如糞土”的公知們此刻些許慶幸這里是港島,不是內地,不是法蘭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