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古惑仔2猛龍過江》突破2000萬票房,系列電影兩部均預定年度票房榜前十!”——《東方日報》。 翌日,《東方日報》上統計了1987年從春節檔到截止日的票房排名情況。 每一年末,《電影上周刊》都會在特刊上評選出上一個本年度華語電影十大華語電影。這種評選本身并不以票房論成敗高低,票房本身并不能衡量一部電影作品的優劣。 但在商業社會,你不能否認的一點,票房有時候比所謂的口碑和評選獎項更直觀和權威! 1987年為止,港片中幾部大火的電影,《龍兄虎弟》3670獨領風騷,緊接著就是《古惑仔》、《龍虎風云》、《富貴逼人》、《衛斯理傳奇》、《英雄好漢》、《一屋兩妻》這些部票房不錯的電影。 然,誰也沒想到,《古惑仔2猛龍過江》這樣一部小成本續作的票房會如此火爆。這部電影會賣座,很多人都有所預期,但轟下2300萬票房,直接殺入迄今為止本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四,這成績就太恐怖了。 風頭堪比當年恐怖如斯的“福星”系列。1985年,年度票房排行榜上《福星高照》3080萬高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榜眼則是《夏日福星》的2900萬。 連當年對港片影響深遠的《警察故事》都只能拿下探花選秀。 如果按照投資收入比的話,“古惑仔”系列的盈利無疑更恐怖!簡直讓無數人嫉妒到眼紅流口水,恨不能取而代之。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暑期檔肯定會沖擊現在的票房排行榜格局,但以過往的數據來對比,“古惑仔”系列真的有機會一起進入票房前十的榜單。 最最最重要一點——這部電影投資很少,且還有連續性。不像《福星》、《最佳拍檔》系列前后呼應并不大。《古惑仔》每一部之間都有著強烈的因果、邏輯關系,這一點尤其重要。 懂行的人都懂得這種續作營造出來得一環扣一環的期待感對于忠實影迷的培養。如果不清楚,不如看一看當初《明報》連載武俠的威力好了! “1024火車頭電影公司,黑馬進行到底!!”——《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則把關注放在了“1024火車頭電影工作室”上邊,稱其為獨立電影圈又一黑馬電影公司。甚至把其與麥黨雄電影公司、電影工作室等相比。 1024火車頭相比后兩者更具有獨立電影制作公司的特性。畢竟麥黨雄電影公司身后實際上有著嘉禾的影子,電影工作室更不用說了,金公主這個龐然大物硬挺在身后。 徐尅雖然長得丑,但后面有人頂他! 票房大賣! 《古惑仔》系列橫空出世,羅伊健也真的讓所有人看到了一個當紅鮮肉的威力。 相比程龍、洪金寳的不可復制性,很多人從《古惑仔》身上看到了復制的可能性。 …… 嘉禾電影公司。 “如今的后生仔真的了不得。” 精神矍鑠的低調斯文的老人笑瞇瞇的抖了抖手中的《東方日報》報紙,“短短幾個月,兩部電影過兩千萬,正是犀利。難道現在錢真的這么好撈?” 目光望向不遠處端著下午茶,看財經報紙清瘦古叟的老伙計,開口打趣:“一部接一部大爆,倒是頗有幾分你當年的沖勁。” “真系好犀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