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1987年11月20日,第24屆灣灣電影金馬獎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隆重舉行。 陰雨涼風如撩人的冰涼小手,將會撩動著紅毯女星的禮服裙擺,讓每個穿扮清涼的女星在瑟瑟涼風之中接受著記者、影迷的拍照和歡呼。 下午五點不到,不少西門町趕來的少男少女頂著雨衣和雨傘守候著一波波入場的港島明星。 不得不說,此刻,港片捧出的明星基本就代表了華語電影最火的那一批。金馬獎也不得不需要港島明星來撐場面。這也讓很多港島電影人看到了本土電影節發展的前景。 吳孝祖此刻沒有在可容納2500人的主宴會廳等待金馬獎頒獎典禮,而是提前被淘氣的哥哥張國栄拉到旁邊金馬獎組委會特意留給參加典禮嘉賓交流的休息廳。 “阿祖,緊不緊張?” 哥哥溫柔的托著白水打趣吳孝祖,“阿關的《胭脂扣》真的是很贊!梅姑在這部戲中的表演真的是出神入化,仿佛讓人在現代與民國之間徘徊。 我第一次見到一個導演把女性拍攝的這么具體,這么有張力。我想在那一刻,參演阿關的電影,一定是身為女演員的榮幸!” 《胭脂扣》拍攝完成剛趕制出來,憑借著嘉禾的關系,第一時間送到金馬獎來參展。要知道,為了趕拍這部戲,梅艷邡都甘愿去閉關學習戲中人物的身段拿捏,且還特意友情出演了哥哥的《嫌疑人》,為的就是讓哥哥扮十二少。 80年代確實是港島演藝圈匯聚百年精華的年代,除去商業電影文化入侵了東南亞、高麗之外,文藝小品類和人性情感方面也出來了不少優秀的電影和電影人。 阿關關錦朋是基佬界在電影圈中難得的人才。很多人所謂的電影人習慣用“會講故事”來洗刷導演。阿關就是很會講女性故事的導演,且在女性民國題材上獨樹一幟。 很多人說徐尅會拍女性,但徐尅頂多算是百合控,就像昆汀的足控一樣,只是一種迷戀。 但,關錦朋是真的很會拍女人…… 他拍的不只是男性眼中對于女性解讀后的美學符號,而是一個一個有血有肉的女性。 大眾喜劇和女性題材算是吳孝祖導演技巧中很欠缺的一部分。 細數他的幾部電影,《雨夜屠夫》中,女性最多是道具。《一個字頭的誕生》女性則是荒誕幽默的一種選擇陀螺,《古惑仔》中拍周慧慜最多也就是avi水準,《雙雄》不用說了,純粹男性荷爾蒙,林清霞這種咖位在里邊最多也就是花瓶,《恐懼斗室》中被刑罰的高麗紅也只是為故事服務,按戲劇的標準衡量,吳孝祖的電影實際上沒女主角,最多算是女配角。 迄今為止,他唯一一部有真正女主戲的電影正是梅艷邡參與演出的《嫌疑人》。 女演員的榮幸? 吳孝祖心里一動,似乎自己的電影之中可以增加一點女演員的發揮。哪怕是一種花瓶的完美展示呢!不然自己怎么積累給女演員講戲的經驗??! 想到這,他對于《賭·神》中的女性角色有了好的規劃。不需要一定讓她們去展現演技,但一定要讓她們表現出足夠的女性魅力。畢竟《賭·神》是一部對票房和商業性有渴望的電影。 “你‘挎刀’而已,這樣奔走幫嘉禾宣傳。你不會是想趁著藝人約沒徹底落實,拋下我吧?”吳孝祖笑著調侃,“如果那樣,《嫌疑人》定檔日期就真的要往后延遲了……” “延遲?” 哥哥張國栄失笑的作勢小拳拳錘吳孝祖胸口,溫潤如玉的臉上俏皮的眨眨眼,“你再跳檔,信不信影迷給你寄刀片……” “邊個寄刀片?”吳孝祖哈哈一笑。 《嫌疑人》這部電影拍攝之后就開始進入后期,這部戲看似簡單,但正如那句名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樸素的烹飪方法”,這就十分考驗后期的“刀工”。 鄺志莨、陳志瑋、余家胺三人為核心組成的《嫌疑人》后期創作組卻遭受了吳孝祖最嚴厲、最苛刻的要求。為此,哪怕新寶院線那邊也一直再催,吳孝祖還是跳票好幾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