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看著四只波消失在視線里,正人君子吳導演淡淡的收回目光。 “今后公司的項目融資全都從電影基金過賬。各個劇組的支出和行政支出你那邊配合嘉華姐做好賬。既不能讓對方看出貓膩,也不能吃相太難看。全按照最大額度的流程來處理。” 吳孝祖把《賭·神》賣片花,打開了外資熱錢對港片的洶涌。他這個始作俑者真的是對港片“揠苗助長”。 如今,一個小公司拿著明星的戲本與合約,就直接敢從外資手中拉來大筆的投資,而且偏偏還真的能騙來錢。 甚至有些連合約都不完善,純粹的先斬后奏。 這種情況下,許多人都瘋了~ 至于說票房盈余?電影拍沒拍都是一回事!就算拍了,中途增加投資,坑投資商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或者干脆湊合出一部電影給你交代。 為何這時期莫名其妙多處一些邏輯都說不通的電影? 別說觀眾,導演本人看完都懵逼! 因為這個上映的電影,說不好就是哪部電影剩余的素材剪出來的戲,然后再堂而皇之打上明星的名字,上院線圈錢。 明星也不敢否認。 能圈就圈來,圈不來反正上映兩三天,就腰斬,損失也不大。 別說宣發,海報都很簡單。 頂多損失一點拷貝的錢。 前世,華仔是重災區。 一些明明就是客串的戲,宣傳的時候,自己名字總是寫在前面,變成自己主演……甚至明明去客串戲,硬生生剪成兩部電影……然后還有苦說不出,怎一個慘字了得? 他在90年左右,片酬對外已經漲到了200萬!甚至一度到700萬……可為何辦一個天幕電影公司,賠了幾千萬就不得不‘賣身還債’? 主要是大哥們都不給錢啊!!!o(╥﹏╥)o! 吳導演還是有一定職業操守,他雖然坑錢,但電影質量可以保證,同時,還真的拿出真金白銀搏善名,甭管這些錢到底是誰的,最起碼那些投資商說出去名聲也好聽,對吧? 當然,坑錢對象也要仔細分析。 有的一錘子買賣,不坑都對不起自己。有些細水長流,只不過是減少利潤而已。 1024火車頭電影公司和江湖救急電影公司的電影的投資將都會從‘慈善電影基金’中轉手而來。不說其他,管理費就足以維持日常開支了。 同時電影基金背后還有東華三院的關系。 “《龍門客棧》的投資初步定為1500萬-2000萬。前期先有我們拿出不少于500萬的資金進行前期建組。這個項目優先對外融資。劇組的流水費用都開始匯進投入資金中,方便后續資金進入后計算。” 吳孝祖淡笑道,“還有,這部戲要赴大陸取景拍攝,車馬勞頓都需要提前預計好。同時也把劇組人員工資上調,當做補償。具體的吃喝拉撒睡、器材、場地、群演的費用也需要做出完善的方案和備用計劃。 這部戲會的內景戲我已經安排阿賢、阿信他們在沙田的攝影棚進行搭建。外景戲,我心意的是敦煌那邊。不過具體還需要和當地政府商量,也需要真正勘景之后再定!” 雖然是赴內地拍攝,但是為了控制成本,自然不會全部安排在內地進行實景拍攝。 車馬勞頓不說,也沒有那個必要。內景戲只需要在港島搭建影棚就可以。 當然,內地肯定也是要搭建一座‘龍門客棧’。 不同于時裝劇,古裝劇籌備工作要復雜的多。從服裝、武器、場地、妝容都需要專業人士。 這方面原本是吳孝祖的薄弱項。 幸好—— 大胸弟拍攝的《夢回唐朝1》在這方面有了很好的經驗,對方也會是這次《龍門客棧》的副導演之一。同時,吳孝祖也打電話給了胡金詮和李瀚翔,讓其介紹這方面的專家。 同時也拜托了西影廠吳天明導演幫忙尋找。 這種人才對于港島來說比較緊缺,甚至胡金詮現在拍攝《笑傲江湖》都需要聯系灣灣的學者幫忙。 但,這對于內地來說,并不是那么困難。尤其是這種老牌電影廠的人脈。 “對了,《賭·神》的貼片做得點樣了?新寶院線那邊怎么講?”吳孝祖關心道。 隨著暑期檔的臨近,各大公司也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這年代,暑期檔就是最大的票房檔期,好萊塢都不例外! 《賭神》后期已經完成,同樣也是蓄勢待發。 這部戲不但關系著暑期檔的爭奪,還聯系著后續的一系列動作,甚至股市的試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