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孫策這模樣,楊修就知道孫策說的是醉話。雖未爛醉如泥,卻已經管不住自己嘴了,否則不會說出如此狂妄的話來。繼往還可以理解,開來則未免狂妄。天下事圣人言無不盡,哪里還有遺漏。 盡管如此,楊修還是很高興。酒后吐真言,孫策能對他說這樣的話,就表明信任他了??v使有些狂妄,卻證明他的心思的確不在改朝換代,也不以朝廷為目標,并不是朝廷最大的威脅,這便足以讓他松一口氣。 楊修躬身一拜,含笑道:“將軍慷慨,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孫策一聲輕嘆,眼中的神采漸漸消失,惋惜地搖搖頭?!跋氘斈曩Z生是如何的意氣風發,振聾發聵。幾百年過去,如今的楊生卻因循守舊,未老先衰,這師法、家法真是害人不淺啊。” 楊修很尷尬。他從小受學,對師法、家法也有意見,但哪里敢像孫策這樣放言無忌。不過孫策說起賈誼,楊修倒是心中一動。他瞅瞅四周無人,問道:“將軍推見崇賈生,可知賈生傳的是哪家學說?” 孫策茫然地看著楊修。“不是儒家么?” “儒家是儒家,但與當今的儒家學說有些不同。賈生傳的是荀氏學?!? 孫策轉轉眼珠,有點明白楊修的意思了。“荀子的學說?” 楊修微微一笑?!扒皾h初的幾位大儒傳的都是荀氏學,陸賈、賈誼,包括董仲舒在內,都深受荀子影響,其天人合一的觀念就來自荀子。董仲舒后,公羊學大盛,荀氏學說卻少有人問津。即使孝宣帝以天子之尊推崇《谷梁》,《谷梁》還是不如《公羊》勢盛。將軍可知為何?” “還請德祖指點?!? “但董仲舒傳的卻是公羊學,以性善情惡為論,崇尚以德治民。荀子以性惡為論,崇尚以禮治民,但重禮輕德很容易變成以法治國。秦因法而強,旋即又因法而亡,與荀子的學說干系不小。有名的大儒中唯荀子至秦,荀的的兩個弟子都是法家,秦亡更與李斯有直接關系?!? 孫策笑了,反問道:“所以呢?” “所以賈生雖然意氣風發,卻無用武之地,只能作《吊屈原賦》以自況。雖然振聾發聵,卻只能解帝王鬼神之疑,不能為天下立法?!? 孫策看著自信滿滿,甚至有些得意洋洋的楊修,忍不住笑了起來,隨即又嘆了一口氣?!暗伦妫氵€是太年輕啊。慢慢來吧,能把主簿做好不錯,畢竟蕭何也是三杰之一,能封萬戶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