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麹義的陣型一動,孫策也跟著動了。 他一直盯著麹義,注意麹義的一舉一動,等待著致命一擊的機會。 麹義很謹慎,他見識過弩車的威力,弩車被送到戰場后,他就躲在射擊死角里,利用營柵為掩護,還部署了重重大盾,僅余的西涼步卒都在他的身前,陣地的最前方則換成了一千刀盾手、長矛手,三百強弩手,百人一排,整整十三排,將兩軍之間的陣地填得滿滿的,堵死了他強行突擊的可能。 即使他的義從營強悍,對這種密集布陣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硬攻必然會造成大量傷亡。 想攻破這樣的陣地,最理想的辦法似乎只有清理外圍,麹義的身后發起攻擊。 他正是這么做的,但這不過是他想讓麹義看到的假相,他在等待對麹義不利的因素發酵。這個時代的弓弩都是復合弓,所用的膠是動物膠,動物膠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怕水,浸了水,粘著力下降,弓力會嚴重削弱,甚至會在開弓時直接裂開。 戰前進行戰術推演時,這一點是軍謀們反復強調的要點,而且他們還詢問了對弓弩最有經驗的謝寬,又做了試驗,了解弓弩浸水后隨時間推移弓力下降的趨勢。結果得出結論,浸水十二個時辰后,弓力至少下降五成,甚至可能更高。 弓力下降五成,強弩就成了普通的弓,冀州強弩手就殘了。 唯一意外的是魯肅攻得太快太猛,只用了半夜時間就完成了戰術目標,逼得麹義不得不提前撤退。不過這影響不了大局,讓弩車多射幾輪就是了,箭矢準備得很充分,足以將麹義的陣地完全摧毀。 正如所料,不過兩輪射擊,麹義原本密集的陣地就廢了。麹義別無選擇,只能倉皇撤退。 但孫策卻不打算就此放過他,準備了這么久,又苦戰了一天半夜,好容易打殘了麹義,豈能讓他逃脫。這樣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會從一次戰斗中吸引很多經驗,這次出奇不意,下次就沒這么好的事了。 趁你病,要你命!臨陣斬殺河北第一名將,還有什么能比這更能震懾天下? 孫策帶著郭武等人跳上戰馬,繞過右側的大營,向麹義的右前方奔馳。被弩車蹂躪后,陣地上全是箭矢和尸體,別說戰馬,就連步卒都要小心翼翼的通過,他可沒這時間慢慢趟。早在弩車上前集射的時候,他就撤到了麹義的視線之外,等待出擊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