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彪、黃琬坐在窗下,陽光從琉璃窗里射進來,照在寬大的書案上,照在滿案的書卷簡冊上,也照在剛剛寫好的書稿上。兩人一邊翻著書卷一邊隨口閑聊,經過兩個多月的磨合,兩個人的意見漸趨一致,就算有什么分歧也不用大吵了,心平氣和的講道理。 楊彪合上手中的書卷,忽然說道:“子琰,你說趙子柔這次來能談出什么結果?” “他能談出什么結果?”黃琬頭也不抬。“志大才疏,舉止失措,急急忙忙地趕到富春去,未談而先機盡失,還有什么好談的。” “也不能這么說,他也是看到逃難的百姓一時心急,亂了方寸。” “位列三公,看到關中大雪就應該知道會有百姓受災,還需要看到逃難的百姓才著急?依我看,那些逃難的百姓都比他聰明,至少知道往荊州逃。”&1t;i>&1t;/i> 楊彪一聲長嘆。“是啊,這幾年關中一有災異,百姓選之地便是荊州,其次便是漢中,這場大雪一下,關中人口只怕所剩無幾,連朝廷都未必供養得起。” “不是還有你的那三萬金嘛,如果能全換成糧食,也能支撐個一年半載的。”黃琬也放下了手中的書,轉頭看著窗外庭院中的臘梅,微微瞇起了眼睛。“可惜我是個俘虜,一錢不名,反而浪費了朝廷那么多錢糧。戰事勞民傷財,不可輕肇,我自認老臣,卻不如一個弱冠少年沉穩,實在是……慚愧。” 楊彪瞥了黃琬一眼,笑而不語。這時,張鈞進來稟報,張纮與趙溫來訪。楊彪和黃琬對視了一眼,都有些驚訝。楊彪起身,正準備出門迎接,張纮和趙溫已經并肩走了進來。趙溫上了堂,脫了鞋,走進書房。書房里很暖和,腳踩在地板上一點也不涼,楊彪、黃琬也只穿著夾襖。趙溫看在眼中,一邊脫下皮裘遞給張鈞,一邊說道:“你們好自在,怪不得不想回長安。”&1t;i>&1t;/i> 楊彪笑了。“回長安作甚,浪費朝廷俸祿錢糧嗎?朝廷那么緊張,我們于心何忍啊。江南好,屯田有成,不缺糧食,我們就厚著臉皮來蹭吃蹭喝。子柔,你有沒有興趣?” 趙溫連連搖手。“算了吧,你是孫將軍的姑父,又是家世顯赫的四世三公,舍棄足以左右人心,孫將軍才出三萬金,我既與孫將軍非親非故,又沒這么高的名望,恐怕連三百金都不值。就算想和子琰一樣做俘虜也行,我不會帶兵打仗啊。” 黃琬忍俊不禁,笑罵道:“你這巴蠻子,今天是來討伐我的么?” 三人大笑。他們年歲相當,都是做過三公的人,早就相熟,此刻重逢,自有一番熱鬧。張纮很知趣,靜靜地下了堂,欣賞庭中的臘梅去了。三人說笑了一陣,想到眼前的境遇,又不免有些唏噓。&1t;i>&1t;/i>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