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宇知道,扭傷的恢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只是最微小的扭傷。 難道說……韌性還有增加人體恢復能力的效果? 白宇當即大喜,騰地一下,就躺了下去。 周圍四人:“???” “我要再次挑戰125KG。”白宇的眼中滿是興奮與期待。 周圍四人:“……” 雖然有些不理解白宇這是在做什么,但是眼看著楊玲沒有反對,校隊三英也就只能乖乖的站回到了杠鈴的后方,準備給白宇做保護。 而楊玲之所以沒有反對,其實是因為…… 楊玲正在暗自覺得自己剛剛應該只要再加一把勁兒,就可以在白宇這里取得一勝了。 畢竟,兩年以來,楊玲可是還從來都沒有見過白宇會在和她的交鋒中出現過任何失誤。 這兩年的時間也讓楊玲認識到了,白宇絕對不是一個好解決的目標。 雖然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不同,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宇和楊玲其實是同一類人,他們都……十二分的固執。 楊玲知道,用窮追猛打這種對付一般獵物的方法,在白宇的身上是絕對沒用的。 因此,既然是白宇先選擇了逃避,楊玲覺得自己倒是不妨就給白宇一個喘息的機會,也好讓他露出破綻。 這樣,她才是真的有機會取得和白宇對決中的首勝。 然而,正在楊玲琢磨著一會兒等白宇失敗的時候,自己是不是應該再加幾個追問的選項來施壓的時候。 “1!” “2!” “3!” …… “12!” 一邊計數,白宇一邊十分輕松的完成了125KG的12次臥推挑戰。 在健身運動中,經過前人的經驗總結,人們普遍認為在以增加力量為目的的訓練中,效果最好的是:用你能剛好完成某個動作8到12次的重量進行8到12次每組的訓練,重復3到5組。 這種結論雖然算不上十分嚴謹,但是卻也是有著一定普適意義的。 所以人們往往將12次,定義為以力量為目的的訓練中的最大耐力次數組。 也可以說,如果一個人能夠輕松的完成某一重量的12次組,就證明他的極限力量,要遠遠大于這個重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