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靖和李勣其實都明白,頡利可汗這妥妥的就是緩兵之計,于是李勣不客氣的說道:“頡利雖然戰(zhàn)敗,但是人馬還有還多,如果走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庇護,那邊道路遙遠險阻,就很難追上他們了。 如今陛下下詔派唐儉到那里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備,我們隨后去襲擊,這樣就可以不戰(zhàn)而平定賊寇了。” 李靖握著徐世勣的手腕,高興夸贊了半天,直把李勣說成了韓信再世。 這話由李勣來說,其實有點投名狀的意思,擺明了告訴李靖,在這事上我是和你一伙的,所以才提前把這個把柄交到你的手里,回頭還不知道被這些使節(jié)恨成什么樣呢。 達成了默契,甚至有些惺惺相惜的兩代軍神,相互對視了一眼,忍不住發(fā)出了“狼狽為奸?”的笑聲。 副將張公瑾倒是個厚道人,怕這么做會使唐儉等人身陷險地。李靖說只要能剿滅突厥,唐儉等人根本不用去考慮。 李勣沒事還喜歡殺個女婿來祭旗呢,死個把使節(jié)根本就不叫事,要不然他能率先提出這個提議來嗎。 既然兩路大軍的總管都是這么個意思,李靖這個主帥也拍板了,把那倆大唐的使節(jié)放到了必要的犧牲范疇內(nèi),其他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反正功勞都有他們的份,使節(jié)真的掛了也有這倆元帥來背鍋,這還有啥好猶豫的。 那倆使節(jié)跟在座的各位都不太熟,怕是陛下派他們來的時候,說不定也已經(jīng)做好了犧牲他們的打算了,只能怨他們命不好吧。 于是計議已定,李靖率精兵連夜出發(fā),李勣統(tǒng)大軍續(xù)后前進。 頡利可汗的行蹤,一直都在林森的掌握之下,大規(guī)模的突厥人行軍留下的痕跡,也不是那么好清除的,完全不虞會跟丟了。而且煌天也一直有在天上監(jiān)視著他們,跑不了他的。 只是李靖他們趕路的過程中,下起了大雪,多少給林森的探查造成了一些困擾,不過變相的倒也幫忙掩藏了李靖帶領(lǐng)的精銳們的行藏,被突厥哨騎發(fā)現(xiàn)的幾率大大減少了。 當(dāng)然林森他們也一直沒有放松過警惕,一方面不斷探查著突厥人那邊的動向,一方面也在不斷的和敵人的游騎交戰(zhàn),阻礙著他們對唐軍的窺視。 也許是已經(jīng)被唐軍殺破了膽,又或者是懼怕于林森的威名,那些游騎基本都游弋在突厥大營周圍,并沒有跑出一天路程之外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