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爭論-《蘇廚》
第(2/3)頁
“加上行囊水壺,全套設備,不下三十貫。三千人的囤安軍,光常帶裝備,就達九萬貫之多。”
韓琦富弼趙曙,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家里有礦,當真任性!
“再說控鶴軍,控鶴軍設備稍微簡單,除了沒有甲具,人手一支鶴脛弩。隊率老兵,常攜雙弩,配矢四十五。另具皮背包,水壺,急救包,頭盔等設備。“
“他們的裝備少一些,但是比囤安軍更加昂貴,鶴脛弩的造價,合七十貫有余!”
“之前控鶴軍的短兵器是刺刀,數戰之后,他們覺得工兵鏟更加好用,便改用了工兵鏟作為制式裝備。”
“兩支羈縻州軍士的構成,與大宋不同,在二林部里,以戰功論等,除了金銀賞賜,田地牛羊之外,還有重要的一條,戰士地位最高,戰功最重,這一點頗如秦法。”
“而在江陽城,兵員為各處礦工,礦工本就成隊成伍合作,具備一些軍人素養,也習慣軍伍生活。除了軍功賞賜外,一人入伍,全家都有諸多優待。”
“不但家中勞役賦稅免除,官員逢年過節還要送禮慰問。高獲戰功者,如中科舉進士一般,官吏敲鑼打鼓,送獻喜報,夸耀周鄰。”
“每位軍士,都有不菲的保險,由四通錢莊代管。平日里從軍餉中扣除一小部分,一旦戰沒,軍士家庭可以獲得百倍賠償,因為其軍餉本來就高,所以這筆錢財,至少都在百貫以上。”
“囤控二軍不刺不配,然每次招兵,諸鄉為爭奪名額,至有械斗者,無他,利厚耳,榮耀耳。”
bsp;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既跟當地民風有關,也和當地頭領的政策有關。”
“官家,樞密,所以用這兩支月奉十貫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久經戰陣,渴望功勛的軍隊,來類比月給米糧兩升,鹽菜錢三百,臨時征召,素不習戰的陜西鄉勇,根本就是不合理的。甚至用刺面配的正軍軍戶與之相比,也難以匹配。“
”勉強要比的話,唯東晉北府,前周控鶴堪稱。”
一群大佬都聽傻了,光知道這兩軍能打,卻不知道能打的下面有這么多東西。
這是錢堆出來的,還是連續不斷堆了很多年堆出來的……在他們手里根本就不可復制。
話題便重新扯回到刺勇的事情上來。
司馬光言辭懇切:“陛下,臣在去年陛下登位之初,便請留意備邊。所謂備者,不僅僅添屯軍馬,積貯糧草而已,在于擇將帥而修軍政。”
“今將帥不才者,未聞有所改更,軍政頹敝者,未聞有所振舉。“
”一旦事急,便無故籍耕桑之民,使之執兵,這……這就是‘不教而誅’!非仁者所為!”
“當年康定慶歷年間,籍陜西之民為鄉弓手,開始時明出敕牓,說是只需守護鄉里,不會刺充正軍屯戍邊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临汾市|
育儿|
原平市|
津南区|
嵩明县|
永善县|
台中市|
庆阳市|
陇西县|
河源市|
成武县|
农安县|
高台县|
洪湖市|
宁波市|
韩城市|
鄱阳县|
区。|
罗源县|
广东省|
朝阳市|
万盛区|
宣化县|
宁海县|
濮阳县|
六盘水市|
通道|
潍坊市|
石泉县|
定州市|
胶南市|
舟曲县|
长阳|
永靖县|
亚东县|
晋江市|
江源县|
文成县|
江达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