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晚了-《蘇廚》
第(3/3)頁
私心底下的小算盤,被皇權擺到明面上來說,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
朝中這兩個月的風云,蘇油起先并不知道,因為他太忙了。
秋收之后,田中蓄水放干,蘇油換上了一種作物——油菜。
油菜種子來得很辛苦,因為不管是哪里的野生油菜,種子里都含有大量的芥子酸。
在可龍里,蘇油做新鮮的芥末,做富含芥末味道的沖菜,用的就是芥菜和種子的嫩芽。
司農寺是靠不住的,人家是大旗黨,是玩新法的地方。
好在四通商號不差錢不差人,所以在蘇小妹用金魚和豌豆研究過生物遺傳定律之后,雜交培育就變得有目的有計劃起來。
有了方向,蘇油讓四通撥出專款專人搞研究。而司農寺,群牧司的那些真正的技術專家,改革派看不上的那些,被四通商號不斷用高薪勾引出來,成為狼渡馬場和成都平原《西南農書》試驗基地的供奉。
宋代如今已經有了各種植物油料,大城市里還有“油作”,進行油料加工和銷售。
不過主要是芝麻,荏子,亞麻,胡麻,茶,桐。
至于花生,還在努力培養增大體積,作為小吃還行,想用來榨油,怕是還得等好些年。
生產菜油的植物也有,如今叫做蕓薹,或者叫胡菜,菜麻。
這個物種的發現,是族叔蘇頌的功勞。
《圖經本草》里邊就有記載:“……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涂發黑潤。餅飼豬以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言子可出油如芝麻也。”
竟然已經有了這等好東西,蘇油在陜西豈能錯過,大肆搜求,然后寄了一大批種子寄往蜀中。
在老農們有目的的培養下,終于在前年得到了一種四倍體的作物,以陜西蕓薹為母本,結合了甘藍和蕪菁的染色體組,一畝地產油能達到兩百多斤,滿足了榨油的需要,被蘇油無恥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稱之為——油菜。
如今的植物油一斤上百文,兩百斤就是二十貫,比種糧食的兩貫收成,效益翻了十倍!
當然菜油與芝麻油,茶油相比,品質上要減一等,價格可能賣不到那么高,但是就算折價一半,那也是了不得。
而且這東西在江南,能夠做到不和水稻搶地,就相當于是白撿!
追肥的事情以后再說,現在第一年地力肥厚,蘇油雖然不敢以行政命令強行推廣,但是在自己能夠控制的那些土地上,大手一揮——統統給老子種!
種植方法一點不難,芥菜是中國大地上栽種歷史最悠久的作物,油菜說到底,也是十字花科的一種。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英吉沙县|
潜山县|
晋州市|
增城市|
南川市|
渭南市|
临漳县|
武邑县|
五台县|
分宜县|
墨脱县|
滨州市|
南郑县|
诏安县|
怀集县|
临漳县|
三门峡市|
体育|
黎平县|
浦城县|
恭城|
饶平县|
金湖县|
元朗区|
兴化市|
洛南县|
库伦旗|
牡丹江市|
将乐县|
顺昌县|
安图县|
云浮市|
营口市|
揭东县|
廉江市|
阿克|
大邑县|
海盐县|
鄢陵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