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斗-《蘇廚》
第(2/3)頁
唐沿隋制,接下來就是真正的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它們才真正分別負責國家政務的決策、審議和執行。
先說與此事關系較小的尚書省,尚書省管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下又有諸司。
各部的首長稱尚書,副首長稱侍郎,各司正、副負責人稱郎中、員外郎。
要統管六部,尚書省還有一個總機構,名為“都省”,都省之中,有尚書省左右丞,以及左右司郎中、員外郎,分管吏、戶、禮左三部和兵、刑、工右三部。
其中左右丞處于行政監督地位,而左右司則兼有總務管理的性質。
接下來就是此事的關鍵。
三省當中,負責決策和審議的中書省與門下省,關系最為密切,因此它們合稱為兩省或北省,而前面說過的尚書省,則單獨稱為南省。
北省的長官,是中書令和侍中。
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
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并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后付尚書省頒發執行。
蔡確的建議,其精妙之處在于告訴趙頊,中書令的職權,其實過高了。
陛下啊,要是這么搞,元豐改制就成了換湯不換藥,所以陛下,不如我們將中書令和尚書令一樣,也虛置了吧。
趙頊當然對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驚喜莫名。
辛辛苦苦鋪排了幾年,不就是為了削減相權嗎?現在文官二把手主動投降,說陛下這個一把手我們不要了!
對于一直希望皇綱獨攬的趙頊來說,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于是“帝從之”。
這下就好玩了,本來三省六部最高的行政機構尚書省,還應該有個尚書令的,但是因為唐太宗登基前曾擔任過尚書令,所以尚書令在唐太宗登基后就無人敢擔任了。
尚書令沒了,尚書省的頭就成了尚書左右仆射,雖然尊左,但是其實是平級的。
這下蔡確和王珪就成了平級。
還沒完,如果中書令還存在的話,那王珪也會成為蔡確的直接領導,也是能夠管到蔡確這個中書侍郎的。
結果中書令被蔡確這么建議一取消,蔡確就成了中書省的實際管理者,而王珪卻成了門下省的實際管理者。
剛剛已經說過,中書省是掌制令決策的部門,門下省掌封駁審議的部門,于是蔡確成了實際上的宰相,凡是決策,和趙頊商量好,然后交給王珪,王公你有膽子就封駁吧!
王珪敢嗎?他不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九江县|
朝阳区|
黄梅县|
公安县|
九寨沟县|
兴城市|
桂阳县|
韩城市|
南皮县|
大庆市|
商都县|
化隆|
正宁县|
同江市|
哈巴河县|
论坛|
南宁市|
公主岭市|
方正县|
和静县|
都江堰市|
东兰县|
五河县|
玛沁县|
四会市|
利川市|
青河县|
泌阳县|
和龙市|
肥乡县|
蕲春县|
雷山县|
曲周县|
安乡县|
观塘区|
承德市|
罗山县|
滦平县|
苏州市|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