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蘇廚》


    第(2/3)頁

    六月,甲寅,監修國史王珪,上《兩朝正史》一百二十卷。

    元豐改制前,大宋次相,兼職兼修國史。

    這是王珪履任首相后交卸工作成果。

    這本書本來比《仁英實錄》記載的歷史資料要多很多,但是書中假托仁宗詔旨,非寇準而是丁謂,時以為譏。

    乙卯,蘇油錄河西諸先儒后人姓名以進,考其文字,授為州學學正。

    并奏成立蘭州理工學院,重修興州文廟,增加學宮。

    詔從之。

    丙辰,詔:“自今事不以大小,并中書省取旨,門下省覆奏,尚書省施行。

    三省同得旨事,更不帶三省字行出。”

    是日,蔡京上奏,中書省獨取旨,事體太重。

    趙頊下詔:“三省體均,中書揆而議之,門下審而覆之,尚書承而行之;

    茍有不當,自可論奏,不當緣此以亂體統也。”

    之前的官制雖仿舊三省之名,但是中書、門下、尚書,都可以取旨出命,造成了一些混亂。

    于是趙頊還是讓中書取旨,但是給了門下、上書論奏之權,可以監督。

    癸亥,詔:“尚書省六曹事應取旨者,皆尚書省檢具條例,上中書省。”

    又詔:“中書、門下省已得旨者,自今不得批答行下,皆送尚書省施行。著為令。”

    又詔:“尚書省得彈奏六察御史失職。”

    這三道詔命,加強了尚書省左右丞的權力,避免了六部官員勾連中書,架空尚書省的可能。

    同時以尚書省制衡臺諫,以臺諫制衡中書省,以中書門下兩省制衡尚書省。

    壬午,詔罷大理官赴中書省讞案。

    這是將司法獨立出來,不受中書省干預。

    戊子,詔御史中丞舉任言事或察官十人。

    歐陽發、劉奉世上《敦煌石室遺書編目》。

    李舜舉、巢谷、梁屹多埋奏削減偽夏宮禁、陵墓事畢,繼遷至諒祚皆復節度使禮,獨秉常以王爵葬。

    偽夏諸多物事,可為宮室用助者,悉發京師。

    詔編錄《仁英兩朝寶訓》。

    六月還有一件大事兒——蘭州鐵浮橋建成。

    這座浮橋的落成,不光標志著黃河作為分隔河西與中原的天塹作用從此消失,國家對寧夏的控制力度得到空前加強,打破傳統地理政治格局之外,還標志著——寧夏工業體系初見成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中卫市| 娄底市| 宜章县| 武山县| 兴化市| 鹤山市| 永顺县| 福鼎市| 灌南县| 将乐县| 濮阳县| 海阳市| 姜堰市| 高平市| 永泰县| 樟树市| 兴和县| 类乌齐县| 永登县| 崇义县| 巴林右旗| 于田县| 开封市| 宁陕县| 辽阳县| 庆云县| 凤庆县| 伊金霍洛旗| 兴化市| 泸州市| 中阳县| 九龙县| 宜兰市| 石家庄市| 浙江省| 肥城市| 英山县| 梧州市| 西乡县|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