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蘇廚》
第(2/3)頁
而況農民在官,貪吏狡胥,百端蠶食,比之雇人,苦樂十倍,民窮無告,致傷陰陽之和。
今來所言,萬一少有可采,即乞留中,作圣意行下,庶幾上答天戒,下全小民?!?
這其實就是之前蘇油意見的翻版,三個月后舊事重提,又拉出司馬光來作伐,表示應當在詳盡的統計數據基礎上決定役法的設施。
高滔滔命呂公著會議。
呂公著立即上書,回答了蘇軾提出的問題:“陛下聰幼,然天睿之姿,明見于事矣。
前祥制役法條卷,下諸路轉運司考行,今得其實。
差、雇二法利害,前已詳奏。
今天下大役,惟寧夏路城、河北防河、東西鐵路為重。
州縣上陳請施免役之法者為著,言量出為入,略許寬剩,其余罷減,民多樂從之。
其余重役非州縣可成者,當入列戶司,依預算撥給??钍┬?。
提舉鐵路局高士林,前行此法,造辦鐵路千兩百里,未聞州縣役夫有怨,良可行也。
斯亦世易時移,蓋有弊于十年之前,亦有利于今日之后。
乞仍依雇役施法,以元豐六年至今役務為基,各州縣預作謀劃,慎量所需。
民力有余者減免寬剩,民力不足者調濟國帑,則諸事可為,上下可安也?!?
癸酉,詔:“諸路坊郭第五等以上,及單丁、女戶、寺觀第三等以上,舊納免役錢并與減放五分,馀皆全放,仍自元祐二年始?!?
“仍行雇役,作立預算,許支州縣所余寬剩錢糧?!?
“有不足者,轉運司奏戶部立項請款?!?
“命祥定役法畢仲游重制條例具聞?!?
安石相公的免役法,總算是保住了!
……
翰林是機要之地,學士下班后皆要落鎖,稱之為鎖院。
朝廷多事,制撰紛冗,蘇軾一入館,就陷入了文章地獄。
此外還有不少請托和朝廷委派的任務,如大佬富弼、司馬光、王安石的行狀、墓志、神道碑之類,或撰文,或作書,不計其數。
司馬光的墓志銘是范鎮所寫,其中引用了蘇軾的《司馬文正公行狀》,卻牽扯上了王安石,有“在昔熙寧,陽九數終,謂天不足畏,謂民不足從,謂祖宗不足法,即裒頑鞠兇”語。
范鎮是提攜蘇家人的老前輩,與蘇軾蘇轍交情深厚,又同為蜀人,蘇軾一貫尊稱其為“范二丈”。
范鎮寫完墓志銘,托蘇軾書法,蘇軾辭謝道:“二丈之文,軾不當辭,但恐一寫之后,三家俱受禍也?!?
蘇油聽說后,也給范鎮寫信:“三不足者,為司馬十二丈舉試策題,實非荊公所言。油昔在京中,知先帝相與詰答甚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香港|
当雄县|
海城市|
玛多县|
通江县|
长宁区|
琼海市|
互助|
大港区|
柳江县|
加查县|
隆化县|
民县|
泸州市|
高要市|
五台县|
含山县|
淮阳县|
泸定县|
宾川县|
日喀则市|
辽源市|
肇州县|
广宗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淀区|
凉城县|
共和县|
河源市|
宁远县|
新兴县|
克东县|
天津市|
襄樊市|
苗栗县|
嵩明县|
德兴市|
集安市|
金沙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