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吏額-《蘇廚》
第(2/3)頁
事情是從官員任免權鬧起來的。
根子還在元豐改制之上。
元豐改制之后,天下所定吏額比改制前的舊額多了很多。
這是但是蘇油給趙頊的建議,如今大宋和漢唐已經截然不同,管理細致了很多,事務也多出了很多,與漢唐粗放的政權不下鄉,“太守縣令承包責任制”,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加上商業興盛,流動增加,因此官員比漢唐多,這是正常的。
但是經過多年施政之后,朝廷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之前的設計還是過于粗放,有些部門官員偏多,有些部門官員又偏少,因此有必要做一次調整。
這就涉及到定額的問題。
公務員改革,這是真真正正的深水區。
蘇轍有個手下叫白中孚,對蘇轍建議:“吏額其實并不難定。以前負責這個事情的部門叫流內銓,如今更名為了侍郎左選,是事務最繁重的部門。”
“我們就拿這個部門來舉例,以前負責考銓的吏員只有十來人,如今多到了幾十人,這就是事務并沒有增加,而用吏數倍于以前。”
“為什么呢?因為元豐改制以前,國家沒有對官吏實施重法、重祿,吏員們貪圖賄賂,又不愿意人多了分散收入,故而竭力辦事,勞而不避。”
“今行重法,給重祿,賄賂比以前少了,吏員們也有固定收入了,因此都不忌部門加人,反而高興于少事。”
“這就是吏額這些年來的本質變化。”
“要定下來一個部門需要多少人,其實很簡單,舊法以各司的事務難易程度,一共分了七等,我們將之作為標準,繁重的工作算作一分,輕松的工作至一厘以下。”
“我們只要取逐司兩個月的事務,做一個分析統計,所有事務的分數就能夠定下來,再積若干分為一人。如此一來,每個部門吏額多少之限,無所逃矣。”
蘇轍認為這個建議很有價值,又加上自己的思路,就是目前并不裁撤一人,只需要等待吏員年滿轉出,或者身故,吏員超額的那些部門不做補充,等到及額而止就可以了。
如此不顯山不露水,不過十年,超額的那些部門自然就消盡。
應該說蘇轍這個主張是非常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于是這個建議上報到尚書省,當時就獲得通過。
數月之后,諸司的統計工作完成,蘇轍又根據統計數據做成報告,以申三省。
呂大防得書大喜,認為這必將是自己任上的大政績,特別重視,專門成立一個部門的來詳定此事。
有個叫任永壽的吏員,為人精悍而滑,預先知道朝廷要進行吏額改革,提前做好準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柳河县|
扎兰屯市|
瑞丽市|
宁津县|
娱乐|
旌德县|
金堂县|
通河县|
锡林浩特市|
灵台县|
平谷区|
阿荣旗|
长汀县|
宿迁市|
苍南县|
固镇县|
汶上县|
琼结县|
东安县|
田阳县|
五原县|
白玉县|
绵阳市|
台安县|
改则县|
望谟县|
鹿邑县|
镶黄旗|
绥阳县|
南安市|
屯门区|
汕尾市|
南陵县|
江口县|
东乌珠穆沁旗|
靖州|
惠安县|
海阳市|
平江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