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爺爺-《蘇廚》
第(3/3)頁
應天號轉向之后,經過成山角,就有連續三座海島,海島上都設置了高大的鯨油燈塔、炮臺,有士兵駐守,給來往船只標示方位。
應天號經過了海驢島,雞鳴島,劉公島,遇到的海船越來越多,除了新型的飛剪式縱帆船,還有不少方頭縱帆船和漁船,以及船頭畫得花里胡哨的高麗船和日本船。
見到應天號,不少船只尤其是外國船只,紛紛打出紅底宋字方旗,表示自己擁有大宋近海航行許可證,害怕海軍找他們的麻煩。
應天號的旗幟和它們有區別,是三角形的牙旗,來自王安石的設計,是禮器牙璋的變形,象征著國家武力。
威海灣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海灣,現在已經是五月,但是依舊氣候清爽宜人。
登州有兩樣好東西——金沙和玻璃用石英砂,如今大宋的玻璃也不算太值錢了,不過工坊還是存在技術要求,目前基本都掌握在宗室勛戚手里,成為繼瓷器之后的又一明星外銷產品。
威海港的著名特征,就是海灣兩頭的大型炮臺。
炮臺一共七座,當初的設計目標就是能夠抗擊北洋艦隊的炮火攻擊,同時能夠實施反擊。
這是當然之理,因此威海炮臺當中,安置的是如今大宋口徑最大的巨炮——鎮國大將軍。
說起來這也是個好笑的故事,因為這樣的巨炮要運到威海,走陸路當然不行,因此只能交給北洋水師來完成。
這就等于是朝廷讓北洋水師自己個構造一處讓自己無法攻占,且能夠讓自己覆滅的海上堡壘,搞得張散大呼晦氣。
要運送類似鎮國大將軍炮這樣的重裝備,就需要修造一處碼頭,當地百姓稱之為鐵碼頭。
鐵碼頭是用鋼板卯成方柱,插入海底,灌注水泥,在其上搭建道路構成的巨大棧橋。
棧橋的兩側有突堤和丁字引橋,可以供艦船停靠,鐵碼頭兩側具備同時停泊十艘杭州型巨舶的能力,整個北洋艦隊都能夠停靠得下。
一艘小火輪駛了過來,引導應天號進入分配的引橋。
應天號息了帆,啟動柴油機,跟隨在導引船的后邊。
應天號艦長年紀也不大,大約三十多歲,跟蘇油這沒架子的三公幾天里也混得熟悉了,得意得很:“別的船就得靠小火輪來拖,咱們不用!”
蘇油不禁好笑,這尼瑪一個停車入庫有啥好得意的。
不過轉念一想,也不怪人家嘚瑟,一般的帆船還真是做不到這點。
待到應天號完成停靠,艦長傳達了命令,對蘇油立正敬禮:“應天號完成護送任務!全體袍澤恭送節帥離艦!”
蘇油拍了拍他的肩膀:“謝謝,辛苦了,我也祝應天號以后建功立業,武運昌隆。”
艦長室里所有人都是立正敬禮,艦長說道:“不辛苦,能夠護送節帥,是我應天號莫大的光榮!”
蘇油搖頭:“客氣了,能夠掌控我皇宋最精強的武器,宣威四海,你們才是我皇宋莫大的光榮。”
……
來到棧橋上,皇家海軍學院山長趙宗佑已經帶著幾名學院管理人再此迎接了。
趙宗佑是趙宋皇室的偶像,也是大多數理工人才和海軍的偶像。
蘇油快步上前:“二十一節度,多年未見了。”
趙宗佑見到蘇油也是頗為激動:“宗佑見過使相,子超還在授課,未能來棧橋迎接,還請使相見諒。”
蘇油說道:“這是先帝定下的鐵規矩,皇宋諸學院、學校,哪怕陛下親臨,也不得組織迎駕,不得中斷正常教學。”
“這是先帝給天下育才之地的體面與尊重,也是皇宋百年文教昌盛之基,我和子超當然要遵守。”
趙宗佑跟蘇油介紹了身邊的官員將領,然后說道:“走吧,先去我那里坐坐。”
皇家海軍學院氣派到沒天理,乘坐馬車從寬達十五米的棧橋上出來,右轉上了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
馬路兩側是松柏,不時路邊就會有一塊巨大的礦石,或者一個古怪的石像。
趙宗佑說道:“這些都是學員們遠航的過程中發現和收集的,礦石和石像這些不貴重的我們就放置在了這里,學院里還有一座博物館,那里收藏的東西更多。”
蘇油指著一塊兩人高的巨大青金石原礦:“二十一節度果然是拉過幾千萬貫黃金的人,那玩意兒你跟我說不貴重?”
趙宗佑搖頭:“我說的是學術價值,那塊礦料來自柯枝國,其使臣早在熙寧八年就來過大宋,大宋如今對那里也不算陌生了。”
說完指著一塊其貌不揚的黃褐色大石頭:“那塊金礦來自大西州南邊的寶甕城,蒲珊的運氣真好。”
這是今年航海上的大事件,四通拆解之后,依然保留了礦冶勘探司和海事司,掌控大宋礦業和海貿兩個大宗利源。
蒲珊鼓吹的黃金城,在四通海事司的不懈探索下,終于找到,那里需要從一條大河進去,然后下船徒步前進,一路經過種種艱難險阻和毒蟲猛獸的折磨,還要翻上一座巨大的瀑布,再造筏前進上千里,方可抵達。
那里的確有一座巨大的石頭城,可以想見繁盛時期的規模,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經被完全廢棄,荒無人煙,而且壓根就沒有發現什么黃金。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丰县|
错那县|
交城县|
吉安县|
都江堰市|
南投市|
黑水县|
山西省|
金山区|
深水埗区|
石城县|
江永县|
东城区|
聂荣县|
西畴县|
尼勒克县|
平阴县|
景德镇市|
沂水县|
吉林省|
大化|
筠连县|
宁河县|
郁南县|
齐河县|
合水县|
吐鲁番市|
开平市|
黔南|
林西县|
大新县|
漳浦县|
三江|
长春市|
舒城县|
小金县|
青海省|
望奎县|
定州市|
丹巴县|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