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蘇廚》
第(2/3)頁
最后高滔滔無奈,以漏勺身有恩蔭為由,給他升了一格,改任廣州通判。
蘇油看過家書和朝廷邸報,不禁苦笑:“這回怕不是中了二郎的意了……”
癸卯,蘇軾抵達京外,上言:“浙西諸郡二年災傷,而今歲大水尤甚,蘇杭兩地,尚需賑濟,需米百萬石、錢二十萬。”
有御史彈劾,認為蘇軾前蒙朝廷恩旨,遲遲不動身,等到大運河修通方才啟程,這是貪功。
之前朝廷大力救災,撥付了大量的錢糧,蘇軾以工代賑,掏浚西湖,修造運河。
如尚需賑濟,那之前修河的費用,是沒有發放到百姓手里嗎?
還有大蘇在兩浙路建糧食加工廠,將北人不愛吃的粉面強行賣給朝廷,用于抵扣賦稅,這是損朝廷之用,樹一己之恩,理當懲戒。
兩浙蘇杭太湖,乃朝廷錢糧重地,蘇軾在杭州兩年一味寬容,離任前還要坑朝廷一筆,當朝中諸公都是傻子嗎?
蘇軾行舟到了陳留,聽聞朝中彈劾,停船待參,不敢入京。
一日講讀完畢,范祖禹收拾起講義,卻聽高滔滔問道:“侍講對大蘇一事,有何看法?”
范祖禹放下講義,躬身道:“以臣所見,夫子在杭州的治政,的確是有些過寬了。”
“蘇杭兩地連續遭災,但是經過夫子多方籌措救災,以工代賑,大建粉廠,雖然朝廷歲入在兩浙路有所減少,但是百姓的確是獲利安定下來了的。”
“但是也蘇杭也有問題,那就是杭州是曾經徹底讓五等戶消失的地方,天下評價為‘首善之區’。”
“當地官員為了保住皇宋的這處‘臉面’,對于遭災之后應該降等的百姓,依舊不予降等,導致顆粒無收而賦稅依舊。”
“雖然起于天災,終究還是施政之禍,夫子到了杭州,首先制止了這種現象,第一件事就是重登戶等,實事求是。”
“五等戶下,實需救治,這百萬石糧米,二十萬緡錢財,當是為今后五等戶所設。”
“夫子害怕朝廷不顧杭州重現下等返貧之實,徒以顏面名聲為重,如果在奏章里明確提出來,怕是不但得不到朝廷應允,反而會惹出更大的波瀾,故而假以賑濟之名。”
“要知道之前重訂五等,不說朝中,就連杭州本地百姓士紳,都是反對之聲不絕。”
“好多百姓甚至宣稱寧愿餓死,也不降等,不領救災糧,不給杭州和皇宋丟臉。”
“太皇太后,杭州百姓都是好百姓,但夫子不可能任由他們的性子亂來的。”
高滔滔長吁了一口氣,眼中含淚:“朝中能為我祖孫二人道此者,侍講、司徒而已。又因為事涉蘇軾,司徒也不敢辯白,竟然就無人見說。老身如今已然知曉,再有這樣的事情,侍講還需知無不言。”
己卯,詔賜米百萬石、錢二十萬緡賑濟杭州,并命蘇軾入京就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奎县|
红河县|
黄梅县|
尉氏县|
巴楚县|
普洱|
杭锦旗|
铜鼓县|
偃师市|
来安县|
微山县|
蚌埠市|
宁德市|
焉耆|
昔阳县|
屯门区|
上思县|
闽清县|
扎鲁特旗|
沧州市|
乐业县|
泰州市|
句容市|
长顺县|
苏州市|
白水县|
老河口市|
桑植县|
垣曲县|
南昌县|
开江县|
台湾省|
泰州市|
奉新县|
峡江县|
锡林浩特市|
富蕴县|
武乡县|
怀柔区|
托克托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