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太原-《蘇廚》


    第(2/3)頁

    蘇油說道:“去年要我拿出這么多錢的確難,到明年后年不一樣了,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兒。”

    “要是我們三人在此都不做,估計再過百年都沒人來做了。”

    “陽泉、壽陽、井陘的資源那么好,這條路一通,太行山中豐富的煤鐵資源就能夠供給真定府,整個對遼前線都不愁了。”

    宋用臣一咬牙:“那就修!”

    沈括反倒是有些頭痛:“先去看看鐵路再說吧。”

    太原,先秦以前為冀州,上古九州之首。

    左太行,右呂梁,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韓信嶺橫亙于前。

    幽幽汾水從中流過,沖擊出一個南北長六百里,東西寬八十里的晉中平原。

    南邊是霍山口,過去還有一個小平原——臨汾平原

    隋末,李淵、李世民駐守晉陽,因古有唐國之稱,定都長安后,遂以“唐”為國號。

    五代十國時期,后唐、后晉、后漢、北漢,或發跡于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世稱“龍城”。

    太平興國四年,趙光義滅北漢,由于憎恨太原軍民的頑強抵抗和對龍城風水的恐懼,下令火燒晉陽城,又引汾、晉之水,夷晉陽城為廢墟。

    直到三年之后,在距古晉陽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鎮,重新修城,至嘉佑四年,設太原府治。

    晉中平原有數條河流灌溉,又因開發較早,農業發達。

    城東南不過二十二里的汾河邊,就是宋朝的大冶所,永利監的所在。

    那里出產一種鹽,叫堿鹽,是用堿土熬煮而成,熬鹽的鹽戶成為“鐺戶”,歲煮十二萬五千余石,所得的鹽雖然“苦惡不堪食”,但是也曾經是河東路老百姓的生活必須品。

    說起來很可悲,所謂的堿鹽,其實就是混有大量芒硝的鹽,整個河東路的堿土,硫酸鈉含量很高,在蘇油這等吃貨眼里,根本就不該作為食用鹽使用。

    這個奧秘其實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在蜀中被破解,通過一系列的方法,能夠將芒硝與食鹽分離。

    但是蜀中的情況是針對以氯化鈉為主的鹵水進行的,在太原,卻要用到另一套方法。

    這不光是一場讓河東路老百姓吃上“甘鹽”的努力,還是一場經濟戰。

    張天師在研究鹽鹵的過程中,發現芒硝在低溫是溶解度遠低于食鹽。

    而太原的冬季異常寒冷,但是燃料卻非常豐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桑植县| 海口市| 鄄城县| 克拉玛依市| 珠海市| 南郑县| 志丹县| 汾西县| 中阳县| 浠水县| 黄浦区| 霍邱县| 扎鲁特旗| 东山县| 比如县| 玉田县| 方城县| 芮城县| 华阴市| 中卫市| 弥勒县| 清远市| 利辛县| 北辰区| 大丰市| 禄劝| 巴中市| 吴旗县| 吐鲁番市| 台湾省| 广昌县| 察哈| 连南| 邹城市| 屏山县| 来安县| 江孜县| 澎湖县| 安远县| 美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