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積欠-《蘇廚》
第(2/3)頁
臣伏見所在轉運、提刑司,皆以催欠為先務,不復以恤民為意,蓋函矢異業,所居使然。
臣愚欲乞備錄今狀,及元佑六年正月九日所奏四事,行下逐路安撫、鈐轄司,委自逐司選差轄下官僚一兩人,不妨本職,置司取索逐州見催諸般欠負科名、戶眼及元欠因依,限一月內具委無漏落保明供申,仍備錄應系見行欠負敕條,出榜曉示。
如州縣不與依條除放,許詣逐司自陳,限逐司于一季內看詳了絕。
內依條合放而州縣有失舉行者,與免罪改正訖奏。
其于理合放而未有明條,或于條有礙者,并權住催理,奏取敕裁,仍乞朝廷差官三五人置局看詳,立限結絕。
如此則期年之間,疲民尚有生望,富室復業,商賈漸通,酒稅增羨,公私寬貸,必自此始也。
民心邦本,事關安危,兼其間逐節利害甚多,伏望圣慈少輟清閑之頃,特留圣慮,深詔左右大臣,早賜果決行下。
當時臣身遠言深,罪當萬死,感恩徇義,不能默已。”
高滔滔讀后惻然,下詔:“京師所置局,因令看詳畿內欠負。”
然而蘇軾并沒有就此終止,繼續上書,還告了戶部一狀,講述自己所見的中央政策在抵達地方后的執行情況:“臣過淮南,見轉運司牒,坐準戶部符,臣僚上言淮南災傷,乞特與除放,其余納錢見欠人戶,亦乞特與減免三分外,若猶有欠,并上二等戶,如不可一例減放,則并乞特與展限,候今年秋稅送納。其言至切。”
“尋蒙圣恩送下戶部,本部卻只檢坐元佑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敕節文,災傷帶納欠負條貫,應破詔旨。其臣僚所乞放免寬減事件,元不相度可否,顯是圣慈欲行其言,而戶部不欲,雖蒙行下,與不行下同。”
同時表明了自己對戶部執行積欠清理態度與能力的懷疑:
“臣今來所論,若非朝廷特賜指揮,即戶部必無施行之理。”
“近日淮南轉運司,為見所在流民倍多,而所放災傷多不及五分,支破貧糧有限,恐人情未安,故奏乞法外支結。”
“若使盡實檢放,流民不應如此之多,與其法外拯濟于既流之后,曷若依法檢放于未流之前?”
“此道路共知,事之不可欺者也。臣忝侍從,不敢不具實聞奏。”
半月之后,見朝廷依舊沒有決策,蘇軾再次上書:“臣聞之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何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竊觀即位之始,發政施仁,天下聳然,望太平于期月,今者八年而民益貧,此何道也?愿陛下深思其故。”
“若非積欠所壓,自古至今,豈有行仁政八年而民不蘇者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富平县|
手游|
武安市|
临江市|
京山县|
贵港市|
新昌县|
调兵山市|
卫辉市|
三门峡市|
饶河县|
柳河县|
拉萨市|
崇阳县|
瓦房店市|
蒲城县|
三明市|
库伦旗|
彰化市|
雅安市|
长汀县|
三河市|
贵州省|
穆棱市|
志丹县|
庄河市|
喀喇|
宁晋县|
康定县|
靖江市|
五峰|
定襄县|
平顶山市|
宝兴县|
玛多县|
天长市|
湖南省|
永川市|
兰坪|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