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蘇廚》
第(3/3)頁
大公鼎雖然出身渤海王族,但是對遼國忠心耿耿,且是遼朝少有的清官干員。
接到任務,大公鼎上書,認為民力已盡,不能再催壓,要求立即停止遼河水利工程,減省搖役,對被攜裹參與暴亂的百姓,實施招誘,只誅首惡。
火燒眉毛之下,耶律延禧和王經不得不從,加大公鼎東京戶部使,命其安定東京。
大公鼎單車入郡,向百姓曉以禍福,宣揚自己從燕王那里要到的寬厚政策。
當時京中已然人人自危,大家都持械自保,甚至相互攻伐。
聽聞大公鼎到了,眾人扔下軍器,紛紛叩拜:“只要不欺壓我們,我們怎敢不聽明公的號令。”
搞定東京城后,大公鼎又驅車出城,曉諭周邊。
沿途盜賊充斥,然而在路上遇到大公鼎后,都在馬前叩頭,請求改過自新。
大公鼎發給他們憑證,讓他們回家恢復舊業,其余盜賊聽說,也是接踵而來。
不到十天,大公鼎將境內的賊盜全肅清,只剩下古欲等最初起事的匪首和握有人命的頑寇。
古欲見事不可為,帶領部下和搶劫到的金銀珠寶,離開遼境,往東投靠了女直去了。
耶律延禧上章給大公鼎請功,耶律洪基拜其為中京留守,賜貞亮保節功臣。
鑒于當時人心動蕩不安,還有可能發生變亂,大公鼎請求耶律洪基布施恩惠,頒布特赦詔書,予以安定。
耶律洪基照準。
經過了兩個月的動蕩,遼陽府總算是安定了下來。
但是這場動亂發生在遼國的腹心之地,帶來的損失非常的巨大。
霖雨帶來的災害,不會因為渤海人造反就不在了,反而會更加的嚴重,需要整修,否則會影響產量。
受到水災的莊稼地,需要補種,搶種。
還有就是渤海人造反之后,婆娑嶺的煤礦與鐵礦幾近癱瘓,日產五千斤鐵廠可是不會等料的,遼陽府的礦料儲備眼看就快要到底。
但是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丁力,然而遼陽的丁力缺口非常的巨大。
而且更關鍵的是,鐵礦和煤礦的技術骨干,卻是擅長冶煉之術的渤海人,這些人也是起事時的先鋒,如今要不身死,要不就被古欲帶去了女直。
而且在危機過去之后,王經和大公鼎兩人,在政見上也發生了重大分歧。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太保市|
堆龙德庆县|
方城县|
房山区|
北票市|
惠东县|
莆田市|
冕宁县|
河南省|
汝阳县|
霍邱县|
丹江口市|
沁阳市|
郑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聂拉木县|
三江|
社旗县|
南华县|
苍溪县|
中方县|
吐鲁番市|
剑河县|
博罗县|
桐乡市|
成安县|
响水县|
大化|
湄潭县|
廊坊市|
韶山市|
丁青县|
乐亭县|
绍兴市|
永丰县|
珲春市|
阳东县|
合川市|
阳朔县|
高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