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yīng)-《蘇廚》


    第(1/3)頁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不答應(yīng)

    無數(shù)早已對蕭托輝恨之入骨的官員們紛紛跟進,他們的話可就沒有王經(jīng)這樣客氣了,當年大宋保守派怎么罵王安石的,現(xiàn)在遼國官吏差不多就怎么罵蕭托輝的。

    緊跟著受到打擊的就是鷹券和債券。

    在女直和遼國發(fā)生戰(zhàn)爭后,鷂鷹的稀缺就成了可期的必然,這個故事帶來的就是鷹券的一波狂拉,極品十三黃鷹券的價格從五千貫一路飆升,最終竟然突破了一萬貫,到達了一萬三千貫一頭的頂點。

    無數(shù)手持鷹券的大戶還沒有來得及從迷夢當中笑醒,卻突然發(fā)現(xiàn),市場上待售的鷹券越來越多了。

    趙仲遷出手極準,利用倒倉在女直和遼國的戰(zhàn)爭期間哄抬鷹券價格,然后將手里的鷹券全部清倉。

    不到一個月,十三黃鷹券的價格掉頭如飛瀑一般暴跌,從一萬三千貫跌落到兩千貫,而且頹勢依舊不減。

    直到現(xiàn)在,人們才發(fā)現(xiàn),鷂鷹這玩意兒說到底就一玩物,就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

    直到現(xiàn)在,人們才發(fā)現(xiàn)很多鷹券其實連鷹都沒有,乃是從獵戶手里預(yù)定的“期貨”,最久的甚至排到了五年之后。

    這種明顯大于市場需求的亂象,之前價格高企,必定有人在底下托底,只不過到現(xiàn)在,那只手突然抽走了而已。

    不少遼東的富豪,一夜之間淪為乞丐,投河的,上吊的,闔家服毒自盡的,一時間遍及南部。

    這場動蕩在南部諸州影響擴散的程度與速度非常劇烈和快速,緊接著,百姓們發(fā)現(xiàn)市場上的舶來錢越來越少,絹鈔越來越多,物價一日三漲!

    儲戶們開始涌向各處錢莊,取出存款,兌換成自己能夠找尋到的舶來錢、絹帛、糧食、鹽、希望能夠讓自己的資產(chǎn)保值。

    到最后就連粗陶麻布這些不值錢的東西,都成了搶購的稀缺商品。

    不少錢莊開始面臨倒閉之危,紛紛向通錦錢莊求助。

    要命的是,遼國接下來即將進入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糧食又開始出現(xiàn)短缺。

    往年這個時候的糧價,本來就要上漲,在大家不缺絹鈔,全民搶購的風潮之下,糧價首先飆升,很快漲到一石五貫絹鈔的高價!

    恐慌開始蔓延,商賈們都在惜售,農(nóng)村好些,州府市鎮(zhèn)開始出現(xiàn)搶劫、殺人、打家劫舍的情形。

    不少正直的官員想要出面制止這樣的行為,要求平抑糧價,然而引發(fā)的卻是更加劇烈的經(jīng)濟動蕩和搶購風潮。

    南部諸州,市井蕭條如鬼蜮,城鄉(xiāng)百姓人人自危,甚至持械自斗,市舶司貨品除糧食以外,堆積如山無法轉(zhuǎn)運,而有錢人不惜萬金,只求一席船位,攜帶闔家老幼奔赴獐子島避難。

    彈章諫議,如雪片一般飛向上京,蕭托輝無疑成了這場巨變的罪魁禍首,官員們要求王經(jīng)視事的呼聲越發(fā)高漲。

    北府宰相蕭托卜嘉、北院參知政事王師儒、尚書右仆射耶律慎嘉努、南院參政牛溫舒聯(lián)袂叩闕,要求大理寺從速結(jié)案,要求耶律延禧下詔王經(jīng),復(fù)出視事。

    王師儒在彈章中痛斥了蕭托輝大逆矯詔、越權(quán)亂法、詆毀重臣、欺凌同列、擾亂天下五項大罪,要求朝廷嚴懲。

    牛溫舒更是在奏章中詳細記錄了南部諸州的慘況,最終喊出“王公不出,奈蒼生何”!

    四月,壬申,金山防御使額特勒上奏,韃靼大舉犯境!

    耶律延禧這才發(fā)現(xiàn),南部諸州官吏們都在自救,政令不一如同散沙,應(yīng)當解送上京的軍糧都沒有送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大悟县| 遵义市| 沛县| 新乡县| 广安市| 财经| 安国市| 昆山市| 兰西县| 营山县| 巴彦县| 利津县| 罗甸县| 贵德县| 慈利县| 平武县| 枣强县| 广灵县| 旌德县| 灌云县| 汕尾市| 天等县| 桃园县| 吉林省| 江津市| 旬邑县| 明溪县| 丰宁| 乐都县| 福泉市| 崇阳县| 长沙县| 武隆县| 台安县| 永和县| 攀枝花市| 苍梧县| 昌平区| 拜泉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