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慘敗-《蘇廚》
第(1/3)頁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慘敗
中軍車陣與右軍輕步兵連接之處,一支三千人的輕騎沖了出來,在陣前畫了一個小小的圓弧,殺入了遼軍當中。
張誡乃是遼國長春洲頭下軍州的漢人,祖上是從河間府被掠奪到中京的漢戶。
在遼國這幾年混亂的戰局里,不斷有農戶子弟被強行抽入軍中,被稱作“五京鄉丁”,又在草原征戰中被俘虜,入軍,再俘虜,再入軍……
即便如此,張誡也是幸運兒,更多的同伴,已經永遠躺在了草原的泥土之下。
張誡時而是遼軍的軍士,時而是韃靼的奴隸兵,然而卻一次次幸存下來,最后淪落到白韃族中,被李夔收編入了解活軍。
栲栳濼大戰后,李夔開始整編自己的嫡系,張誡因作戰勇猛,騎術精絕,很快升到了千夫長,之后更是獨領一營。
李夔的軍伍和大宋國內的軍隊不同,草原的亂世上,將領的個人魅力比隊伍的紀律性要更加重要,除了車軍以標準的新式部隊規范來要求,其余不管步騎,李夔都直接以將領的名字來命名。
誡字營非常勇猛,張誡帶領著三千騎軍在陣前號呼血戰,縱橫來去,戰馬始終保持高速,只從遼軍隊伍的空隙中穿插而過,不求殺傷效果,只求將空隙擴大,從敵陣的邊緣帶走一波人命,然后跑遠。
這樣的戰法效果極佳,鋒利的騎刀很快將遼軍切割成幾隊,烏古雜牌軍眼看就要再次穩住了陣腳。
耶律延禧見狀,立即命耶律阿布率軍壓上,李夔的中軍和右軍之間,因為張誡的出擊露出巨大空檔,這是機會。
李夔也調集長槍兵前來緊急填補張誡留出的空檔,而張誡的輕騎在攪擾了一番后,從戰陣左翼外圍繞回陣中,開始修整。
雙方就這樣鏖戰到了午時,戰事漸漸從韃靼軍的左翼蔓延到中軍。
這是一個方圓五里的巨大戰場,戰爭的兩方都壓上了自己決勝的力量,箭矢在空中交錯,馬匹在來回奔馳,無數的軍士們組成小隊,在白駝溝南坡上號呼酣戰。
從天空俯視下去,修羅場上,到處都是刀光和血色。
雙方投入的軍隊,漸漸從一萬,兩萬,增加到了三萬,四萬……
韃靼的左翼已經被打殘了,然而遼人乃是仰攻,且箭矢數量遠不如李夔,在弩兵堪稱飽和的攻擊下,他們受到的損失,遠比韃靼還大。
戰到未時,韃靼左翼終于出現了巨大危機,已經沖擊遼軍三次的張誡見狀,高呼道:“今日事急矣!”帶領所余誡字營,第四次沖入敵陣。
而這一次,他再也沒有回來。
遼軍頓時氣勢大盛,開始向李夔所在的旗纛處猛烈沖擊。
耶律阿布身披重鎧,渾身是血,他的馬已經換了兩匹,第三匹剛剛又已經倒斃在與張誡的血戰中。
待到他站起身來,看過身周,除了遍地人馬的尸體,卻已經沒有一匹能夠站著的戰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民勤县|
绥江县|
贵州省|
牟定县|
卓尼县|
峨边|
开化县|
喜德县|
繁昌县|
武胜县|
墨竹工卡县|
海南省|
延安市|
辛集市|
新乐市|
山阳县|
临沧市|
通渭县|
兴海县|
古蔺县|
沾益县|
隆尧县|
张家界市|
云浮市|
日土县|
红安县|
班玛县|
如东县|
获嘉县|
万宁市|
施甸县|
南宁市|
巴塘县|
米林县|
荔波县|
建水县|
龙川县|
西充县|
北流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