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蘇廚》


    第(2/3)頁

    再觀瞧鎮(zhèn)紙側面,還刻有兩行字,卻是一首小詩:“南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

    落款部分刻有“庭堅”二字,并存有篆刻“山谷”印章一枚。

    劉正夫也湊過頭來:“黃山谷之手筆?”

    黃庭堅是趙佶的書法老師,趙佶說道:“這對鎮(zhèn)紙是老師的寶貝,我書體得到老師認可后,他將這對鎮(zhèn)紙送給了我,不過上面的東西并不是什么石筍,這個謎團,卻是被蘇制使新進破解的。”

    “哦?此為何物?”章惇立刻就來了興趣。

    漏勺說道:“據(jù)兄長研究,這東西卻是遠古時期的生物,是一種螺,死后沉入泥沙之中,經(jīng)歷億萬年后,海底的淤泥化作了巖石,將螺殼包含在了其中。滄海桑田,到如今又被今人采掘了出來。”

    “是嗎?”章惇將兩枚鎮(zhèn)紙接過來:“如何證明?”

    漏勺說道:“因為兄長在遼東發(fā)現(xiàn)了很多這樣的東西,除了這種尖螺,還有圓螺,還有各種古怪的蟲子,魚類,它們都被留在了巖層當中。”

    椅子推著一輛推車過來:“沈學士在京師大學堂發(fā)表的論文里提到過,‘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所謂大陸者,皆濁泥所湮耳。’

    ‘堯殛鯀于羽山,舊說在東海中,今乃在平陸。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類,悉是濁流。今關、陜以西,水平地中,不減百尺,其泥歲東流,皆為大陸之上,此理必然。’”

    “最近整理的地方志里,潭州方志也有記載:山之顛有石臥生土中,凡穴地數(shù)尺,見青石,即揭去,謂之蓋魚石,自青石之下,色微青或灰白者,重重揭取,兩邊石面有魚形,類鰍鯽,鱗鬣悉如墨描。

    穴深二三丈,復見青石,謂之載魚石。

    石之下,即著沙土,就中選擇數(shù)尾相隨游泳,或石紋斑處全然如藻荇,但百十片中,無一、二可觀,大抵石中魚形,反側無序者頗多,間有兩面如龍形,作蜿蜒勢,鱗鬣爪甲悉備,尤為奇異。

    土人多作偽,以生漆點綴成形,但刮取燒之,有魚腥氣,可以辨。”

    “隴西志也有記載:有地名魚龍峽,掘地取石,破而得之,亦多魚形,與湘西所產(chǎn)不異,豈非古之陂澤,魚生其中。因山頹塞,歲久土凝為石,而致然歟?”

    “不過我朝幾處地方出產(chǎn)的魚石,多被石家收藏,等閑也見不著。蘇制使在遼東發(fā)現(xiàn)的這些,都堪稱精品。”

    “他將之稱為‘化石’,此次送了上千件過來,其中還有一具上古神龍的骨架。”

    “黃學士這對鎮(zhèn)紙上的生物,在此次大發(fā)現(xiàn)里,制使也找到了很多,與其它生物壓在同一石層,故而推斷這也是當時的一種水生螺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赞皇县| 阳高县| 宝鸡市| 阿尔山市| 城口县| 河东区| 田林县| 平罗县| 武穴市| 左贡县| 芷江| 台南县| 铜鼓县| 汝城县| 江孜县| 孝义市| 农安县| 绩溪县| 宜春市| 新建县| 穆棱市| 扎赉特旗| 剑阁县| 三穗县| 沂源县| 普兰店市| 阿拉善盟| 万载县| 河津市| 彭阳县| 安化县| 布尔津县| 安阳市| 沙雅县| 沭阳县| 中宁县| 大同县| 云霄县| 华蓥市|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