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彈劾-《蘇廚》
第(2/3)頁
汴京城,垂拱殿,群臣正在議事。
五路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兩月時間攻取遼國西京、南京兩道大部,如今的仁圣偽朝只剩下大同府被種折兩軍圍困,析津府到西北居庸關、斷云嶺、野狐嶺一條通路,其余各地都落入大宋之手,共計殲滅正蕃大軍七萬,俘降十數萬,可謂戰果輝煌。
但是朝中孔仲武、張商英,依舊發起了對蘇油的彈劾,認為戰事一二階段之間的停頓,導致了耶律淳及時調整軍力,讓偽朝太上皇和太子撤出了大同府,蕭干撤出了中京道,讓本應該更加輝煌的戰果大打折扣,從全勝變成了逐寇,為大宋后續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正統朝攜兩道財富退入鴛鴦濼,在鴛鴦濼和灤河間的巨大區域內游擊,這可是大麻煩。
這是戰略級的巨大失誤,必須由帥臣來承擔責任,即便司徒功勞巨大,但是也掩飾不了這次過失。
因此御史臺根據事實,發起對司徒的正式彈劾。
這個彈劾的時機也很巧妙,張商英抓住前方戰事再起,不可能臨陣易帥的時機彈劾蘇油,有他自己的考慮。
既完成了臺諫的分內職責,撈取名聲,又不至于影響前方的戰爭,你好我好大家好。
果然,兵部尚書黃裳就首先指出這個問題,司徒坐鎮雄州,調運全局,兩月之間打下的國土,是前蜀、南唐的總和。
前方帥臣的方略,后方不宜過多干涉。如今戰事方熾,更不可臨陣易帥。
雖然司徒上章將過失都攬在自己身上,但是戰爭就是這樣,存在很多的偶然。
就算孫吳再世,諸葛重生,也不能避免敵人察覺己方意圖,制定應對策略。
臺諫的彈劾,明顯過于苛刻了。
右相蘇元貞指出,司徒持重之議,是在西軍逼近大同,怨軍全軍反正的時侯發出的。
當時二種已經進軍近千里,二折雖然進軍七百里,但是朔應沿途,都是天塹。
怨軍先叛蕭奉先,再叛耶律淳,其性反復,不善加處置,折可大灤河后路難得安穩。
關于后路的安全,本就是每個帥臣應該關注的問題。司徒當時做出緩進的決策,本身是沒有毛病的。
敵軍調整部署,也是他們應對攻勢的必然之舉,現在大家當然可以用“失機”之罪彈劾司徒,但是當時誰能未卜先知?
若是司徒按照臺諫的那套法子來,結果后路真的出了問題,那臺諫是不是又該彈劾司徒“激進”之罪了?
群議紛紛,莫衷一是。
見章楶默不作聲,趙煦問道:“小章學士,如何一言不發?”
章楶緩緩道:“臣適有所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缙云县|
恩施市|
老河口市|
邹城市|
高州市|
宜州市|
大新县|
祁门县|
漯河市|
晋江市|
安达市|
交口县|
江北区|
韶关市|
唐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微博|
年辖:市辖区|
綦江县|
皮山县|
张家界市|
堆龙德庆县|
鹤山市|
新源县|
广德县|
青海省|
崇义县|
大同市|
抚州市|
开江县|
榆中县|
抚顺县|
西林县|
沂水县|
湖北省|
乌拉特中旗|
新郑市|
靖远县|
大厂|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