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朝紛爭,大勢已定。 大周攻勢受挫之后,皇帝御駕親征,原本士氣大振,攻勢再起,卻病死中途。 新朝這邊,新帝登基,終于站穩(wěn)腳跟,且尋到了反擊的契機。 局勢倒轉(zhuǎn)過來。 大周原本打下的地方,開始了動亂。 原先大周境內(nèi),也開始有人散播流言,又有各類匪患出現(xiàn),已是亂象紛呈。 “大周敗勢將定,但是新朝風波未必能止。” “原先大周不斷攻打,新朝節(jié)節(jié)敗退。” “盡管大周皇帝駕崩,士氣受挫,但強弱優(yōu)勢,不是單憑士氣,便可取勝的。” “如今之所以可以反擊大周,是因為新朝還有勢力保留在暗處。” “這一批勢力,包括動亂大周境內(nèi)的勢力,盡都出自于齊云公丁言。” “先前大周攻勢強盛,他任由新朝敗退,任由軍士浴血,任由領土丟失,卻按下了這樣一股力量,如今尋得機會,方是一舉反攻,讓新朝得以定下勝局。” “只不過這樣的手筆,卻讓新朝皇帝對他十分地忌憚。” “因為這一股勢力,新朝皇帝并不清楚。” “這是否已經(jīng)是齊云公所有的力量?暗中是否還有皇帝所不知的力量?” “大周敗了,新朝一統(tǒng)中土,而到了那個時候,中土的皇帝,又是何人?” “丁言從青年之時,輔佐白鄉(xiāng)城主,至今數(shù)十年之久,他一介白身,之所以能得器重,便是因為他心計極高,城府極深。” “沒有丁言,未必有今日的朝堂。” “這樣的丁言,又豈是尋常之輩?” “他當真沒有野心么?” “恐怕也不見得。” “大周敗了,誰知將來坐定江山的皇帝,又是哪一位?” —— 蘇庭翻閱著消息。 他神色凝重,大約也明白,丁言必有把握。 丁言既然有能耐隱藏到現(xiàn)在,那么便可繼續(xù)隱藏,如今不愿意隱藏,又不懼怕皇帝的猜忌,或者可以說,他已沒有將皇帝的猜忌放在眼中。 這個丁言,城府極深,倘如他沒有這個念頭,那么他便不可能如此肆無忌憚。 就算是為了要盡快擊潰大周的軍隊,不惜一切代價,將深藏的手筆暴露出來,但他也會顧及到皇帝的念頭。 “他已經(jīng)連新朝皇帝都不再顧及了。” “難道今后新朝的皇帝,要改姓丁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