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之后趙婉瑜開了一個內部會議,跟川智子、顧筱筱還有石墨烯部門的一眾核心成員,交談了接下來的計劃。 會議上,趙婉瑜說出了自己的設想,她打算以海馬為原型,組建出一個超大型的石墨烯光量子超級計算機,并在完成之后替換掉原來的海馬超級計算機,用于服務現在整個天智科技的各項系統(tǒng)研究工作。 隨后在這個主題之下,所有人開始迅速的進入了工作狀態(tài),圍繞海馬超算為雛形,進行了新的超大型石墨烯光量子超算的設想和設計思路。 在川智子的快速配合之下,一個下午的時間,設計圖便出臺,而后一群人又刪刪改改,做了更進一步的完善。 就這樣,行事風格是想到就去做的趙婉瑜,在凌空3.0新聞發(fā)布會結束的第4天,立項了《新海馬石墨烯光量子超級計算機計劃》,在這個計劃之中,將全部采用石墨烯計算機結構技術來進行新海馬超算的組建。 立項結束之后,趙婉瑜才通知了陳夢川,不過顯然陳夢川的心思全都撲在了源點圈能儲計劃之上,每天都在不斷的配合著川智子以及整個分組在測試著源點圈的能儲數據。 對于陳夢川的項目而言,源點圈的能儲技術是必須得到完善的,可以說,如果源點圈的能儲技術無法得到完善的話,空間穿梭技術就一直有漏洞,這種漏洞的存在,嚴重的話,將會讓整艘天梭號都被切割掉。比如穿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源點圈能儲不足而崩潰,著會直接造成天梭號被絕對空間切割效應而一分二! 索性源點圈的能儲參數在川智子的計算之下,不斷的完善著,而且測試數據也在不斷的提高,很顯然,著一切都朝著好的一面發(fā)展著。 一天清晨,醒來后,陳夢川剛剛穿好衣服,趙婉瑜過來說道:“今天天智1號就要抵達月球,開始投擲多臂蟹了,在通訊部,要一起來看看嘛?” “這么快?著就11天了?”陳夢川有些驚訝,不知不覺之間,竟然天智1號已經到月球了。 趙婉瑜笑著點了點頭。 “那就去看看吧,有川智子在,想來不會出現什么問題。現在許哥他們的通訊技術對太陽系內的探索已經足夠支持所有的通訊了。”陳夢川說道,永恒宇宙粒子的通訊技術是目前他們所完成的,理論最遠的源點對接技術,以目前的技術,足以支持他們在太陽系內的通訊。而這次的月球探險計劃,對于他們也非常的重要,即是對于通訊技術的一次測試,也是一次考驗。 收拾完物品之后,陳夢川跟著趙婉瑜的引力球直接飛去了通訊部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