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二:朝生夕死莫不如是-《劍魁》
第(1/3)頁
“我們蜉蝣眼中的天地,與人族眼中的天地并不相同,你是第六個破解了第七十一道石碑的人族。”
從李不琢入亭時開始,便靜靜看著李不琢的第七十一位守碑蜉蝣語氣感慨。這座觀碑亭已存在不知多少歲月,寒來暑往,不知有多少蜉蝣生來死去,它能親眼見到一位破解石碑的人,這一生就比其他蜉蝣精彩得多了。
李不琢看著守碑蜉蝣,從第一座石碑走到這里,碑下蜉蝣靈智也越來越高。這第七十一位守碑蜉蝣更是有些奇怪,既然蜉蝣一族朝生夕死,它怎么知道他是第六人。
似乎是看出李不琢的疑惑,蜉蝣背后蟬翼般的薄羽輕輕扇動,道:“前代消亡后,羽蛻中會留存些許記憶,吾族生來能通人言,也是因為這緣故。”
“這石碑上的畫,也是你的前代留下的?”李不琢問道。
蜉蝣搖搖頭,道:“我從未出過這座亭子,如何能畫下整個壺天?走吧,七十二正在等你,那座亭子里,也許多年無人踏足了。”
說著,它身上薄羽忽然萎縮下去,靈形化作一道流光,沒入李不琢眉心。
李不琢心中一動,識海中劍道種子微微一轉,便有一道劍氣分離。
觀遍七十二碑,對三百六十五周天氣穴了然于心,霎然間,便將劍氣與蜉蝣真靈引入天柱穴,兩相融合。
一尊身神誕生。
此前李不琢過七十道石碑凝聚的身神,皆是蒙昧不成形狀,仍需祭煉,而這第七十一位守碑蜉蝣的真靈顯然更加強大,凝成的身神已初具人形,懷中隱約抱有一柄長劍。
亭外的圍觀者,除去府試考生外還有數名破壁人。趙伯揚面色羞愧中帶著一絲茫然失落,他在壺天潛修多年,只走到了第四十九道石碑,六日,僅僅六日,李不琢卻從第七十一道觀碑亭里出來了。
身為破壁人,他當然記得很清楚,自百年前至今,有據可考過了第七十一道觀碑亭的,也不過
五人而已。
當然,今天又多了一位。
但他怎么可能參悟這道石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云梦县|
平江县|
方山县|
周口市|
白水县|
河东区|
承德县|
车致|
临澧县|
远安县|
弥渡县|
马公市|
通辽市|
保定市|
翁牛特旗|
罗平县|
云安县|
枞阳县|
庄河市|
阜平县|
项城市|
科技|
红河县|
望谟县|
荣昌县|
孝感市|
吉林省|
新竹县|
舟曲县|
时尚|
同仁县|
聊城市|
襄垣县|
仙居县|
南江县|
紫云|
巴彦县|
新泰市|
长白|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