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得此言,高滔滔忍不住揚起了花白的眉頭,最終疲憊地輕嘆了一聲,目光落在了那些朝中大臣的身上。“諸位卿家,哀家想聽一聽你們的意思,哀家希望你們最好能夠秉公持正……” 話里話外的意思,自然是在警告這些朝庭大員們,你們特么的別再搞事情了好不好?再在皇帝陛下看你們已經是越來越不順眼了。 話雖如此,可是終究還是有一些蠢貨沒以明白高滔滔的意思,立馬就跳了出來,認為王洋此人簡直就是國子監諸學之中的敗類,社會的渣滓,應該嚴懲以儆效尤。 不過好在,大部份的舊黨大員都還算清楚,聽到了這哥們的發言之后,恨不得把這個得瑟的家伙踹一個跟斗,典型的沒有半點眼色。 “啟奏娘娘,太學學子王洋有過,然國子學學子趙明誠亦有過,臣以為,若是懲處,當同罪而論,不可偏頗,方彰朝庭之律法,諸國之規,以懾不法……”一位老持沉重的大臣站了出來朗聲言道。 聽得此言原本面色不愉的趙煦的臉色總算是好看了不少,不過下一句話卻令趙煦的臉色不由得又多難看了幾分。 “王洋畢竟將事端犯下,將同為國子監諸學的學子高懸于國子學門樓之上,著實有辱國子監諸學之威儀,而趙明誠雖有惡念,卻未及實施……” 另外一位大臣聽得此言,不由得兩眼一亮,對啊,一個犯罪未果,而另外一個實施成功,哪怕是再秉公持正,這里邊自然也就有了差別,“不錯,臣以為,趙明誠也有過錯,然其過錯卻不及王洋之重……” 看著那些大臣們又開始七嘴八舌的重新回到了老路上,趙煦甚至已經連生氣的想法都沒有了,只是麻木地看著這些大臣們,不禁又憶起了當年,父皇病重之時,亦曾經讓自己聽過幾次朝議。 而朝中諸臣所議的,可不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讓趙煦越發地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這些臣工,皆非良臣,皆非干臣。 高滔滔雖然看不到天子趙煦的表情,但是,也被這些大臣那種意圖一棒子想要把那位王洋致之于死地的這種做法深感不恥。 “哀家說了讓你們秉公持正,你們想做什么?!”高滔滔那含著蘊怒之意的聲音傳出了簾外,實在是恨鐵不成鋼,不就是上次國子學與太學沖突事件讓你們其中的一名舊黨成員因此降職嗎? “擬旨,趙明誠降為下等下舍生,一年之內,不許升等升舍,另除王洋太學學籍,以儆效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