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29章 “那費用怕是不少吧?”王洋不由得砸舌道。王洋可是記得,修建御街,需要耗費十二萬貫,而修建那種寬三丈,長一千兩百多里地的路,光是廂兵他們就要動用五個軍,也就是一萬兩千五百余人。 怕是所耗費的錢財,怎么也得二三十萬貫才夠。王洋可是記得很清楚,那些朝庭眾臣們可是天天在哭窮,就連維護和改造御街,高滔滔都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這才讓戶部尚書點頭,同意調拔款項。 “自然是不少,他們上呈給皇祖母的那份奏折,朕也看過了,大約需要二十六萬貫的樣子。” “戶部那邊可是沒有半點的留難,說是為了天下黎民計,一定會設法的籌足錢糧,以供工部修建這條要道。”說到了這,趙煦不禁冷冷一笑。 “說是為了天下黎民,依朕之見,他們怕是見不得王巫山你功勞太大了,所以,干脆就搶先出后,把這一活給主動攬下來,何況于有了你的前車之鑒,只要你這邊怎么做,他們便如何做,運用那么多的勞力,兩年還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王洋倒沒有想到,那些家伙居然會這么狠,直接搞上一招釜底抽薪,原本王洋準備讓將作監變成基建狂魔,搞了汴梁搞長安,搞了長安搞邊疆。 把水泥直道提前一千多年出現在華夏的土地上,可現如今,自己這邊才剛剛開始上路,那這,工部就跳出來一副要見義勇為的架勢,不過,他們以為他們這么做就可以了嗎? 別忘記了,發明水泥的是自己,第一個應用水泥到建筑上面的還是自己,他們最多也就能撈撈政績而已。 重要的是,他們利用廂兵去做這件事情,倒是與王洋自己的構想倒是不謀而合。 “陛下,您不覺得這是好事情嗎?” “嗯?巫山先生何出此言?”趙煦正站在王洋的這邊,對著那些舊黨重臣們瘋狂吐槽,沒有想到王洋居然會冒出這么一句話來,著實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陛下您想,我大宋共有三樣弊端,冗官、冗兵、冗費,而兵制改革,當年神宗皇帝在時,亦曾經想過要做,可惜一直未能成行,倒不想,這些舊黨大員,倒起了變革兵制之先河……” “……你是說,他們將廂兵轉為勞役?”趙煦愣了愣,很快便回過了味來,對啊,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