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不科學(xué),年輕的天子趙煦也都查覺到了不對勁。可是,這樣的情形,不正是他過去無數(shù)次所渴望看到的嗎? ##### 待高滔滔宣布退朝之后,那些高調(diào)大聲疾呼要戰(zhàn)爭不要和平的大臣們終于緩緩地退出了大殿,而高滔滔則是一臉疲憊不堪地坐在那竹簾之后,表情里邊仍舊充滿了不解與疑惑。 而趙煦本該可以如往常一般徑直離去,但是看到了皇祖母在簾后邊半天沒有動靜,忍不住起身走了過去。“皇祖母,已經(jīng)散朝了,要不孫兒送您回去?” 有些恍惚的高滔滔總算是回過了神來,撩起起了竹簾走了出來。看著這張與神宗皇帝肖似的面容,不禁露出了難得的慈愛之色。“也好,哀家今日心里邊可是有不少的話想要跟官家你好好聊聊,一起走吧……” 緩步走在那前往春秋宮的路上,高滔滔下意識地掃了一眼身邊的趙煦,卻注意到,一向喜歡打打殺殺,或者說但凡遇上了邊釁,要么會顯得極為憤怒,要么就會極力要求出兵的少年天子現(xiàn)如今的表情似乎有些過于平靜。 心中疑惑的高滔滔不禁好奇地問道。“官家,依你之見,你覺得今日朝堂之上諸位臣工的表現(xiàn)如何?” 趙煦有些赫然地笑了笑。“孫兒說不上來,只覺得事情顯得有些蹊蹺,重要的是,我大宋的朝堂上,這些向來勾心斗角的臣工們,什么時候變得這么齊心協(xié)力了……” “看來官家現(xiàn)如今真的長大了,哪怕是心里邊已經(jīng)在考慮事情,可是表面卻不露分毫,好啊……”高滔滔聽聞此言,不由得贊許地連連頷首道。 而趙煦卻也有話想要問一問高滔滔。“皇祖母,既然滿朝文武都以為,此番西夏犯我大宋邊塞,該當(dāng)給對方一個教訓(xùn),而皇祖母您卻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fù),莫非是覺得,我大宋真的比不過那西夏?” “切切不可小看了那西夏,不然,小心如先帝一般。如今之大宋可不能再承受一場永樂城之?dāng)×恕!备咛咸嫌朴频亻L嘆了一聲之后,看著身邊這位年輕而又朝氣蓬勃的孫兒。 不禁憶起了當(dāng)年,神宗皇帝聽聞了永樂城之大敗后,痛哭流涕,臥病于床,幾乎可以說是一闕不振,不過兩年多的功夫,便以壯年之軀亡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