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慎離開之后,一干北遼文武若有所思,皆是沉默不語,似乎誰也不愿意站出來當這個出頭鳥。 但是蕭慎的那些話的確說進了他們的心堪里邊,現如今,河清軍想要安然撤離河套是根本不可能的,打,呵呵,不論是屁股后邊的西夏大軍,又或者是王洋王巫山所統帥的宋國大軍。 他們誰也干不過,那么現在問題來了,怎么辦?投降西夏嗎? 拜托,西夏跟大宋,就像是一個提著個破碗,卻老想偷別人東西的窮乞丐,面對一位頂盔貫甲的強悍武士。 指不定他們今天剛剛投降西夏,下午大宋的三百門火炮就會直接把炮彈澆到河清軍治的數萬契丹軍民身上。 而投降大宋……這還似乎是所有選擇中,最穩妥,也是最為讓人放心的選擇。畢竟之前東京道大總管,宗室名將耶律余睹已然率領部眾歸降了宋國,助宋國取得了東京道的大部份控制權。 而耶律余睹等一干降宋文武,都還頗受重用,哪怕是過去投降了宋庭的西夏國相梁乙逋,又或者是西夏的中書令仁多宗保,雖然失去了權力,但是好歹也能夠滋滋潤潤地當個富家翁。 時間緩緩而過,而所有人都在沉默不語,內心盤算不停,相互之間,目光交流,卻都不發一言。 終于,身為河清軍主帥的耶律寅底石終于打破了尷尬的寂靜,開口相詢。“諸位,事已至此,如今那直道浮橋已毀,歸途已斷,前有宋國大軍,后有西夏虎狼。該當如何才好?” 耶律平順當先站起了身來,表情悲傷難掩地道。“我來說吧,我們乙室部的部眾皆陷于這河套之地,我身為乙室部的酋長,肯定不能將自己的部眾拋下孤身而逃,若是如此,我還有何面目去見我乙室部的列祖列宗。” “為了整個乙室部落的安危,老夫就算是忍辱負重,茍且偷生,也不能對不起我乙室部的歷代先祖……” 這話一出,一干人等都不由得臥了一大個槽,說得好特么的光偉正,就好像他蕭平順就是一位不平凡的人,一位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般。 旁邊的耶律刺德也是顫微微地站起了身來,朝著耶律寅底石一禮之后,老淚縱橫地道。 “蕭賢弟言之有理……將軍,我吐六於部傳承數百年,甚至歷史比大遼建國更加的久遠。我耶律刺德,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祖宗的基業,毀在老夫的手中。” 又是一位演技派,至少大家都不談投降,那太羞恥了,但是談情懷,談歷史,談博愛,同樣也能對投降,哦不,對于順應潮流,歸順大宋找到了足夠的理由。 ##### 半個時辰之后,呆在那耶律寅底石的府邸中,焦燥不安地等待消息的蕭慎聽到了敲門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