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并不是每件奏報的事情都需要挑毛病,都需要標新立異,封建社會自有它的行政和法律,以及處理方式。 徐齊霖對此很清楚,多數奏報也就聽聽而已。其實,只從增長經驗來說,千牛備身還是很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起碼這朝堂上的規矩,就能學個大概。 “比有山東崔、盧、李、鄭四姓,雖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好自矜大,稱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廣索聘財,以多為貴,論數定約,同于市賈,甚損風俗,有紊禮經。既輕重失宜,理須改革。” 李二陛下的聲音吸引了徐齊霖的注意,靜聽這給高士廉等人的最高指示。 顯然,新修的《氏族志》令李二陛下十分不滿,經過這些天的醞釀考慮,終于在朝堂上要定下基調了。 李二陛下看來很憤怒,很迷惑,從聲調的提高便能聽出來,“山東士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而靠以婚姻得財,朕實不解山東四姓為何自矜,而人間又為何重之?!” 高士廉等人噤若寒蟬,知道沒有深刻領會陛下的意思,引起了李二陛下的強烈不滿,怒火噴發的后果很嚴重。 李二陛下發泄了一番后,終于作出最高指示,“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生新編訂,爾等可明白了?” “微臣等遵旨!”高士廉等人躬身退下,額頭上都沁出了汗珠。 徐齊霖幾不可聞地撇了撇嘴,修訂《氏族志》與其說是壓抑舊的門閥士族,倒不如說是加強皇權。 況且,李二陛下的指示不等于否定了門閥觀念,而是更多側重扶持統治集團。以“尚官”取代“尚姓”進行修譜,等于在搞新門閥。 吊用沒有!徐齊霖心中冷笑,對李二陛下的這個舉措十分不喜。 你口口聲聲說舊世家門閥如何衰微,如何不堪,可你們老李家又自稱其祖出自隴西李氏,且以此為榮。 打臉不?! 徐齊霖幾乎能猜出按照李二陛下的最高指示,《氏族志》上第一等必然是李家,不出意外的話,李二已故老婆家的長孫姓應該能排到第二。 嘿嘿,你玩兒得開心,覺得滿意就好,老李家排特等都沒意見。 估計那些世家門閥也是這樣的想法,誰讓你是老大呢,反正沒啥影響。一本破書而已,還真能動搖世家門閥的地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