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徐齊霖搖頭道:“今天就簡單練練,時間不要太長。我既要寫規則,還要布置場地。臨戰前將息體力,也是取勝之道。” “也好。”尉遲環點了點頭,翻身上馬,說道:“明日我也辰時便到。走吧,陪你練上一會兒,你便好好將息體力。” 徐齊霖翻身上馬,和尉遲環同行,邊走邊說,一起回府對練。 ……………. 宋朝因為是流動的開放型商業社會,城市的娛樂文華更顯繁華。 市民階層的逐漸擴大,促進了人們對文娛生活的迫切要求。而市民階層與農民相比,畢竟閑暇工夫更多了,人群的聚集功能也增大了,豐富多彩的“瓦舍伎藝”也就應運而生了。 啥叫“瓦舍”?就是大型綜合游藝場所,又叫“瓦肆”“瓦子”。“瓦舍”里有專門演出各種戲曲、雜技、說話的場所,叫做勾欄。 而在唐朝,還沒有把多種民間藝術集中在固定場所演出,更沒有形成文化產業。徐齊霖在醉宵樓旁邊買地,建起的“勾欄瓦舍”便可謂是獨家創新經營。 昨天下午,徐齊霖便去了醉宵樓,找到徐老板,在還未建成的“勾欄瓦舍”內布置了一番,今天上午還給工匠放了假。 一大早,徐齊霖吃過飯,便帶著幾個家人來到醉宵樓,等著其他人的到來。 劉弘業很守時,可尉遲環卻比他來得還要早。兩人先后被守在酒樓的下人引領而來,對著這比武場嘖嘖稱奇。 這比武場正是瓦舍勾欄的一部分,主要是進行相撲角力表演用的。本來四周有繩圍,是徐齊霖仿制后世拳擊格斗擂臺所建。 現在,繩圍暫且撤去,就是一個長寬各六米、高半米的四方臺子。臺子鋪著地板,周圍鋪了一層草墊,防止摔下來受傷。 徐齊霖把制定的規則遞給劉弘業和尉遲環,然后指著臺子進行簡單講解,“比試時就在這個臺上,掉下來算輸;在臺上被打倒,便要暫停比賽,由劉兄數數,十息之后站不起來,也算輸……” 為了保證能有更大的獲勝把握,徐齊霖還制定了三回合制,就是三局兩勝制,每局以半柱香時間為限。他粗略計算過,差不多有五六分鐘。 劉弘業看過規則,覺得不算復雜,也挺公平。被打倒后暫停,對懼怕抱摔的薛宗貴有利,想必也不會反對。 “徐兄可有把握?”劉弘業還是比較關心勝負,說道:“若是覺得勝負難料,不如就說要抱摔,讓薛宗貴知難而退,倒也說得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