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治望著徐齊霖的背影,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地答道:“他是徐充容的弟弟。” “徐惠的弟弟很了不起嘛?”李欣不忿道:“薄有微功便如此自大,還不是靠了其姐……” 李欣欲言又止,也意識到議論爺爺的嬪妃有些無理。 李治搖了搖頭,說道:“徐充容才華出眾,徐小郎卻不以此見長。只是,吾曾聽父皇說過,這徐小郎才堪大用,只欠雕琢。” 李欣張了張嘴,不敢再亂說話。既是皇爺爺贊賞的,多半是有才的。就算無才,也不能亂講,那豈不是說皇爺爺無識人之明? 此時,李二陛下和馬大秘在千秋殿正在討論徐齊霖所提的四管齊下。 嚴查戶籍、丈量田地;尋罪名、取消門蔭。在目前江山穩固、社會安定的大前提下,這兩條建議是很好實施的。 重進士、輕明經;開制科、選人才。這兩條都涉及到科舉,具體實施的時機,還要斟酌而定。 “糊名、謄寫、鎖院這幾項措施已開始準備,明年便可施行。”馬大秘思索著說道:“重進士、輕明經,微臣以為最早亦當于后年;開制科,便要看朝廷需要何等人才。”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說道:“造紙或可于今年成功,印書嘛,卻至少要兩三年方可小成。還有這圖書館,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建起來的。” 馬大秘自然知道朝廷的財政情況,若要完成這諸多工作,確實有些困難。 沉吟了一下,馬大秘試探著說道:“或可讓新晉致果校尉想想辦法,他的思路獨特,微臣不及也。” 李二陛下看了馬大秘一眼,笑道:“那小子是個滑頭,無利不起早,朕怕封賞不起啊!” 馬大秘知道這是玩笑之語,笑著說道:“陛下富有四海,還獎賞不起一個孩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