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二陛下微張著嘴巴,既是驚愕,又象是目瞪口呆,完全被這超級神速的印書速度所嚇住了。 之前徐齊霖已經有過說明和鋪墊,雕版印刷少則一兩個月,多則數年。現在活字印刷的效果一出,兩相比較,又怎能不使人感到震驚? 接過兩張印好的紙,李二陛下簡單看了一下,滿意地點頭,略有些失態的樣子也恢復過來,贊道:“好,很好。齊霖立此大功,足堪封賞。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連聲的夸贊,暢快的大笑,李二陛下把印好的紙張傳給幾位在座重臣,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悅,可見他是多么的高興。 “致果校尉奇思妙想,助陛下成就千古未有的教化之功,亦是天下學子之福音。”馬大秘強抑內心激動,拱手道:“微臣為陛下賀。” 馬周出身貧寒,雖有經世之才,卻是仕途坎坷。而士族子弟,才不及他,卻能憑門蔭和人脈順風順水。若不是機緣巧合,得到了李二陛下的賞識和器重,哪有現在的身份地位? 因此,馬周在心里便對士族有著天然的敵視和反感。凡是有助于削弱士族,有助于寒門學子的,他都舉雙手支持。 而教化又不同于教育,是把政教風化、教育感化、環境影響等手段綜合運用起來。既有皇帝的宣諭,又有各級官員耳提面命和行為引導,還有立功德碑、樹牌坊、傳播圖書等多種形式。 自古以來,凡有見識的皇帝和朝廷都十分重視教化的作用,把教化當作正風俗、治國家的重要國策。 馬周說到了教化之功,說到了天下學子,卻沒有具體說明是寒門學子,更沒有透露造紙印書乃是打壓士族的利器。 但在座的重臣都是人精,從最近李二陛下的些許舉措中便會嗅到意味。《氏族志》不就是在明顯地貶抑士族? 而擺在眼前的活字印刷,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成本上,都將使書籍在社會上的數量大幅增加,從而削弱士族對知識的壟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