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一十章 換位思考,付諸行動-《大唐第一全能紈绔》


    第(3/3)頁

    沒辦法,在以農耕為立國之本的封建社會,農民和耕地的數量是必須予以保證的。誘農棄耕,那可是大罪,誰也不敢觸碰這道紅線。

    對此,徐齊霖也能理解。誰讓古代沒有機械化的耕作機器,沒有高產的雜交種子呢!

    甚至連土豆、玉米都沒有,就憑人、牛的效率,就憑那點畝產,沒有足夠數量的農民,那白吃飯的士、工、商,再加上兵,都得喝西北風去。

    立柱、橫梁、輪式行走結構……看著工匠們緊張忙碌地工作,一架并不巨大,但有些龍門吊模樣的家伙慢慢矗立而起,盡管還有很多工序才能完成,徐齊霖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既然勞動力不足,那便盡量使用各種機械,提高工作效率。裝卸如此,運輸如此,以后的農業或許也應該如此。

    ………….

    天氣還不是特別涼爽,李二陛下已經回到了長安,回到了太極宮。

    按照以前避暑的時間,要臨近初冬才會回來,這次提前返回,頗有些出人意料。

    而小道消息也因此流傳開來,有的說陛下是為了科舉,有的說因為麴文泰抗命拒絕交出數年來流亡到高昌的東突厥人……

    太極宮千秋殿,李二陛下翻閱著奏報文件,下面還有房玄齡、魏征、馬周等重臣相陪。

    “秋闈在即,朕擬開殿試,眾卿以為如何?”李二陛下放下手中文件,掃視了一下眾臣,開口問道。

    馬周目光一閃,并未答話,只是斜瞟了房、魏一眼,顯然與李二是早有通氣。

    房玄齡愣了一下,拱手問道:“陛下欲親自監考選拔人才?那是否各科齊聚,或是分科御試?”

    魏征也問道:“那尚書省的考試呢,還照舊進行?”

    李二陛下笑了笑,說道:“今年科舉與往年有所不同,諸般準備也已完成,朕看可以試行。”說著,他抽出份文件,由宮人傳給臣工。

    糊名、譽錄,這是科舉的最新舉措,嚴防循情舞弊;尚書省考試由禮部尚書主持,與以前的吏部考功員外郎、禮部侍郎相比,規格又提升了。

    所取進士科人數增加為六十人,并將至弘文殿由李二陛下親自策問,以定三甲。

    “陛下英明,如此改革可防舞弊,可令進士沐皇恩而竭忠為國。”房玄齡躬身拱手,表示贊同。

    魏征覺得也挑不出毛病,李二抬舉進士的用意明顯,對世族應是一種打擊,但也合法合規。

    馬周上前奏道:“微臣以為吏部選試亦需改革,常科登第者應先入各部充當文書或小吏,熟悉政務后,再參加選試,合格者授予官職。”

    “先實踐,再選試,朕以為可行。”李二陛下轉頭看向房、魏二人。

    這又是對士族的一次打擊,力爭使舉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經過在各部的實踐,那些普通舉子肯定會熟悉公文政務,參加選試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劣勢。

    別小瞧吏部選試這一關,很多進士就卡在這里,包括大文學家韓愈,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這才踏進官場。

    房玄齡和魏征對此也沒有意見,也知道李二陛下打壓士族、抬舉寒門的決心已定,并開始付諸于實際行動了。

    “這是魏王李泰、大盈庫庫丞徐齊霖、副丞賀蘭楚石的聯名上奏,建議改革漕政、利國益民。”李二陛下又拿出一份文件,“由政事堂商議,盡快定奪吧!”

    這三人怎么搞到一起了,還聯名上奏,肯定是出于李二陛下的授意,已經運作了一段時間。現在認為完善了,才拿出來的。

    魏征覺得這恐怕和征伐高昌有聯系,他在朝中是反戰派,認為勞師遠征、負擔太重,只為一個高昌,不值得。

    但這畢竟只是猜想,漕運代價高昂是事實,若真能改革使其成本降低,他卻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红原县| 江西省| 建水县| 于都县| 中方县| 维西| 南通市| 通江县| 陇西县| 出国| 塔河县| 渑池县| 拉孜县| 右玉县| 宣城市| 长岛县| 阿瓦提县| 崇义县| 昭苏县| 宁南县| 香格里拉县| 南阳市| 嘉定区| 新昌县| 福安市| 瑞安市| 区。| 吴忠市| 安阳市| 专栏| 高台县| 洛宁县| 营口市| 衡水市| 琼海市| 姜堰市| 广汉市| 临武县| 锡林郭勒盟|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