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八章 給莊稼人看的農書-《大唐第一全能紈绔》


    第(1/3)頁

    徐齊霖回到家中,便把消息告訴了大哥,催著他趕快進行下面的婚嫁流程——納吉。

    所謂納吉,便是男方選吉日,帶上禮品到女家,正式奉上訂親的聘書。

    但正式奉上聘書,還不算大功告成。過了納征,婚約才正式成立。

    而婚約正式成立,即意味著新娘算是夫家人了。如果之后娘家獲罪,新娘不會受娘家的罪責連坐;但反過來,新娘就算未過門,也要因夫家獲罪而倒霉。

    所以,納征是很重要的環節,又被稱為納幣、過大禮。

    而送禮這事,徐齊霖自然不吝嗇,直接一萬貫給老哥,想買啥買啥。自然,現在連權貴豪富都難以入手的寶鏡,他也送出一大一小兩面,特有面子。

    除了一萬貫聘禮,徐齊霖還讓管家負責操辦,花多少錢盡管從賬房支領。

    沒錯,就是有錢。除了成親的花費,徐齊霖還另外給老哥準備了兩萬貫,拿去襄州買房安家、置辦家用。

    這個時候,徐齊俜才真是大吃一驚。

    他只知道小弟賺了不少錢,可卻不知道具體的數目,平常也不關心,更不過問,甚至連家里有幾個工坊,幾間商鋪,都不得而知。

    眼見著成千上萬貫被小弟不眨眼地拿出花用,徐齊俜震驚之余,也不得不佩服小弟的經營之道。

    由此,他也明白小弟能青云直上,擔任大盈庫庫丞,是真有本事兒。這么厲害的摟錢耙子,李二陛下還真是慧眼識珠。

    對于大哥的婚事,徐齊霖最大的幫助就是拿錢。別的,他也幫不上什么忙,不懂啊!

    好在家中還有幾個老人,管家、賬房等忙前忙后,操持辦理,倒也忙中有序,讓徐齊霖得了清閑。

    可要說清閑,徐齊霖發現是享受不到的。家中事不太用他管,可元宵節的煙花、開春前要寫出的農書、經營河西的方略,一樁一件壓在他身上,卻是忙得脫不開身。

    唉,人生就是如此吧,在不停地解決問題中前進。要是沒事可干了,人可能就廢了。

    徐齊霖嘆了口氣,背著手出了工坊,還不記叮囑管事,要特別注意安全,可別因為煙花而弄出什么爆炸事故來。

    回到辦公室,徐齊霖喝了杯茶,覺得頭腦清醒,又拿起紙筆,開始寫農書。

    農業是中華古文明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歷朝歷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經驗的總結和推廣。

    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中國古代先后出現了很多種類的農業書籍,流傳后世的便有三百多種。

    在這三百多種農書中,尤以《齊民要術》、《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內容最豐,影響最大,稱為“五大農書”。

    按照正常的思維,越是年代在后的書,收集的知識越多,技術也更先進。

    但徐齊霖在后世好歹從事過農業,知道一些對農書的評價,也了解現在的人們的知識水平,認為編一部厚厚的農民,只是在理論界能揚名,卻根本不實用。

    而歷史上對于農書評價極高的,卻是元朝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

    別看是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對農業不重視,魯明善還是少數民族,但就是這么令人稱奇。他編寫的這本只有一萬多字的農書,卻成了明朝初建時的救命稻草。

    據說,朱元璋為了改變王朝初建、農業凋零的局面,特意官刻印刷《農桑衣食撮要》,并發給州、縣官員人手一本,以其作為指導性文件,恢復振興農業。

    為什么《農桑衣食撮要》這么厲害,歷史上評價那么高呢?

    關鍵便在于它的字數少,不深奧,通俗易懂。號稱是識字的就能看懂,不識字的聽別人講也能學會。

    通俗地講,《農桑衣食撮要》就是適合老百姓的農業百科全書。盡管其中很多內容引自《齊民要術》等古代農書,但也有新增內容,而且實用性最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察隅县| 文登市| 神木县| 岗巴县| 伊春市| 常熟市| 盈江县| 陵川县| 若尔盖县| 汤原县| 彭山县| 宁阳县| 仙桃市| 贺州市| 阿尔山市| 商丘市| 曲靖市| 改则县| 纳雍县| 广丰县| 天峨县| 莱芜市| 临安市| 阿拉善左旗| 渝北区| 榆中县| 孝义市| 木兰县| 石首市| 瑞昌市| 大洼县| 洛南县| 奉新县| 柳林县| 芦山县| 西峡县| 华阴市| 徐州市| 镇雄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