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入宮面圣-《大唐第一全能紈绔》
第(3/3)頁
徐齊霖坐下之后,稍微斟酌了下學眼,開口說道:微臣打算去新安呆上些時日,解決些技術困難。大盈庫的工作,也要有所轉型,今年爭取全部完成。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反正各地方的春耕已過,今年不會有太大的作為,先把大盈庫的工作做好,日后外放也能放心。
錢莊呢?李二陛下開口問道:你當初搞的時候,沒人在意。現在,可都很是眼紅。
徐齊霖說道:監管法規出臺,監管機構設立后,錢莊便可逐漸放開。只要有法可依,就不用擔心鬧出什么大事。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說道:為何大盈庫的錢莊不再擴股,錢多了不是能干更多的事情?
徐齊霖答道:投資渠道還未拓展,以目前的資金已是足夠。再吸引更多的股份,只能攤薄收益,令股東不滿。
投資渠道如何拓展?李二陛下追問道: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徐齊霖想了想,說道:除了放貸和遠程存取的手續費,微臣想在海洋貿易上想想辦法。北方的登萊,南方的泉州福州,都是良港,大有開發空間。
李二陛下挑了下眉毛,說道:你想分薄廣州的海貿?
徐齊霖笑了笑,說道:可能會有分薄,但陛下不必擔心馮家。如果陛下允準,微臣便要增資擴股,大造海船。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手指輕輕叩擊著桌案。征伐高句麗,登萊水師也是一路。如果足夠強大,甚至可直搗高句麗腹心,直取平壤。
所以,徐齊霖提到登萊,提到大造海船,不談海貿的收益,對于大唐接下來的戰略,也是極為有利。
既如此,便先在登萊造船吧!李二陛下說道:那里已有船廠,你可以派人去看看。
徐齊霖躬身道:陛下,微臣以為南木造船為佳,在福州泉州建廠更為適宜。
宋朝宰相呂頤浩在《忠穆集》里的《論舟楫之利》篇中說到:南方木性與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為上,廣東西船次之,溫明船又次之。
據《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所記載,宋代的海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貴其可以破浪而行。這種船型多為福船,也就是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
哦,李二陛下笑了笑,說道:朕還真是不懂這些。也好,你可派人先行考察,再請旨上奏。
徐齊霖要造船的目的,不僅是要跑海貿,也不僅是在征討高句麗時起作用,他還有更深遠的打算。
當然,現在說還太早,他特意提到登萊,也是讓李二陛下往遼東聯想,更容易獲得批準。
至于錢莊,他只要管好大盈庫的這家就好。有著皇家的背景和名頭,競爭力上是沒有對手的。
今年雖在河北河南兩道推廣種植棉花,但依然不能放開。李二陛下說道:民以食為天,這個宗旨不能變。
停頓了一下,李二陛下繼續說道:朕還有所擔心。因種棉花獲利大,農戶若棄糧植棉,如之奈何?
徐齊霖點頭,說道:陛下思慮深遠,確實有這種可能。微臣在甘州時,也見過大量田地種植棉花,有當地的農戶,也有租賃田地的士族或商賈。
李二陛下捋著胡須沒有說話,等著徐齊霖繼續說下去。
對于當地農戶來說,棉花獲利雖高,但也知道糧食才能養活自己。徐齊霖繼續說道:要他們全種棉花,再從市場上購糧吃飯,他們心里不踏實。但對于租賃土地者,他們只求獲利最大,也比農戶更有承擔糧價波動的能力。
徐齊霖作出了最后的結論,為了平衡農戶種糧植棉的獲利,微臣推出了糧食補貼,抬高了棉花種植的租稅,使這兩者之間的差距變小。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說道:用提高的棉花種植的租稅來補貼糧食,在甘州可行,其他地方呢,尚需觀察。
朝廷規定具體的種植比例,應該是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徐齊霖說道:按照均田制的規定,丁口如果能達到授田額度,劃成三成田地自由種植,糧食產量也是能夠滿足需要的。
均田制規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另外還有對老男殘疾工商業者等給田的數量。
但實際上,很多地方的百姓并不能得到足額的田地。但租庸調制的數量卻是確定的,田地不夠,自然會負擔沉重。
比如關中,人多地少,但授田五六十畝,卻和授田百畝交同樣的賦稅,你說農民怎么受得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垣曲县|
习水县|
岳阳县|
班玛县|
根河市|
富宁县|
承德县|
出国|
永嘉县|
鹤壁市|
崇州市|
富平县|
大连市|
岳阳市|
三原县|
仲巴县|
乌鲁木齐市|
阳新县|
酒泉市|
罗平县|
四川省|
康平县|
宝清县|
吐鲁番市|
大洼县|
林芝县|
宁明县|
贵溪市|
三都|
静宁县|
德昌县|
芜湖县|
台中县|
虞城县|
白城市|
东阿县|
治县。|
大名县|
衡阳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