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四胖回到長安,立刻便住進了王府,宮中侍衛負責保護,還是一樣地不準許和外界聯絡,不準許外人來拜訪。 即將成為太子,皇儲啊,李四胖這待遇也是沒誰了。 李二陛下的顧慮也不無道理,易儲是件天大的事情,會讓很多人以為窺到了機會。自己的胖兒子此時確實不宜與外人交通,受到什么影響,哪怕是即將成為太子。 盡管如此,李四胖也多少得到了些消息。畢竟留守王府的人也聽到些風聲,不可能沒有告訴李四胖的機會。 雖然還未確實,但李四胖已經被狂喜所占據,知道這肯定十有八九。大餡餅就這么砸到頭上了,他這回可算是知道徐齊霖所說的不爭即是爭的真理所在了。 現在結果基本確定,李四胖才會想到以前若是不聽從徐齊霖的建議,按照自己的辦法走下去,是不是還會有現在的成功。 可不管有沒有,結果總不會超過現在。就這么奪嫡成功,簡直就是不費力地得到繼承人的資格。 既然想到了自己的成功,李四胖便不得不想到李承乾的結局。 一個謀反的罪名,不管李承乾是什么身份,也只有李二陛下能救他一命。 而李四胖想起了徐齊霖曾經說過的“兄友弟恭”,這在以前是他要在表面上努力維持的。現在呢,李四胖反復思慮之后,認為自己還是要繼續稟持。 一個對自己的親兄弟都下得去手的人,勢必會遭到很多人的口誅筆伐。父皇登基后,百般努力,打造名君之名,不就是要洗刷這個人生最大的污點嘛? 如果自己流露出殺李承乾的意思,那父皇會怎么想?別忘了,渣男李治就一直陪在父皇身邊,年歲大了也沒有之藩,寵愛可見一斑。 能為了穩當地繼承皇位而建議殺掉嫡親兄長,日后也會出于同樣的目的,再干掉親弟弟。 李四胖換位思考,終于意識到了這可能是對自己最后的考驗。如果稟持“兄友弟恭”這個原則,太子則非己莫屬。反之,則很可能失之交臂。 而李承乾即便不死,也會被廢黜。基本上沒有了威脅,那自己又何苦要趕盡殺絕呢? 李四胖想通了,領悟了,也大概明白了父皇將自己急召回京,又不準許與外界聯系溝通的顧慮。 哪怕只差最后一步,依然要低調、謹慎,得意忘形就可能功虧一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