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觀陣-《勒胡馬》
第(1/3)頁
石勒返回許昌十多天后,陸續(xù)有消息從各方傳來:消息之一:王彌自南道東歸,暫且駐軍在梁國項縣,控扼要隘項關(guān);消息之二,漢主劉聰以攻陷洛陽之功,拜王彌為大將軍,加封齊公——也不知道他是還沒收著劉曜的彈劾,還是收到了卻干脆當(dāng)作沒瞧見。
其實第一個消息并不出張賓所料,但當(dāng)他聽到第二個消息,卻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對石勒說:“不幸而被裴郎言中了……”
石勒皺著眉頭問他:“難道主上尚未接獲始安王的上奏?為何不罪王彌,反而給他加官進爵呢?”
張賓苦笑道:“若未接到始安王上奏,又怎知王彌離開洛陽,率部東歸?不知他東歸,如何加封他為齊王?這分明是默認他去取青、徐之地。洛陽雖然克陷,河南卻成焦土,各地晉軍仍在負隅頑抗,當(dāng)此際,朝廷是深恐逼反了王彌,才不得不裝聾作啞啊。誠恐旦夕之間,便會禍起蕭墻!”
石勒氣不打一處來,當(dāng)場猛拍幾案,說草,我在辛辛苦苦地征戰(zhàn),你們倒搞窩里斗,國家照這樣下去,怎么可能好得了?!“設(shè)先帝仍在,始安王與王彌等人必不敢如此行事!”張賓心說國家好不了,你才有機會啊……頓了一頓,就問石勒:“既王彌所在尚遠,我等可否離開洛陽,東取陽夏、蒙城?”
石勒扯過地圖來瞧了幾眼,又心算了半天,喟然長嘆道:“項關(guān)也不甚遠……”從許昌到陽夏大概是兩百里地,陽夏到蒙城近三百里,可是從許昌到項關(guān)同樣也是三百里啊……項關(guān)距離蒙城比較遠,可是距離陽夏,比許昌還近便哪。
張賓忙道:“機不可失,時不在來。今王彌暫駐項關(guān),不知幾時才會動身前往青、徐,若其不走,難道我等便老死在這許昌么?河南、兗、豫之間,常被兵燹,田地荒蕪、糧秣無著,若遷延日久,只怕師老兵疲……”你從晉軍那里搶來的糧食,還有問劉曜討要的,也就再夠幾個月而已,咱們不可能一直跟這兒呆著不挪窩啊,遲早會餓死的!“不如試攻陽夏,若其城堅難下,或者王彌有北上跡象,再退返許昌也不為難。倘若能夠順利攻克陽夏,獲其存糧,即可繼續(xù)東向蒙城。項關(guān)距蒙城頗遠,不怕王彌掣肘。”
石勒立召親信部下前來商議,刁膺主張還是穩(wěn)妥為上,多觀察一段時間再說,但蘷安、孔萇等人卻力主即刻發(fā)兵,去攻打陽夏——一則他們是武將,不怕吃敗仗,只愁沒仗打,自然聞戰(zhàn)則喜;二來眾將都與茍晞、王贊有仇,恨不能立刻將此二人擒獲,獻俘轅門。
因為裴該還沒有職司,所以這次小會他并沒有參加,只是聽說石勒受眾將鼓舞,當(dāng)即拍板——走,咱們打王贊去!
而且張賓原本建議若陽夏難取,可以再折返許昌,石勒為了宣示自己的決心,干脆把許昌、潁陰等城的兵馬全都拉空了,全軍上道,東渡洧水。裴該就跟進在“君子營”的隊列當(dāng)中,他向支屈六要了一匹好馬,跨之而前,身后跟著四輛大車——三輛車裝的是那些簡牘,還有一輛馬車上坐著裴氏、蕓兒,以及老仆夫婦,由年輕男仆裴仁駕馭。
至于另外一名年輕男仆裴熊,那自然只能步行跟隨了。
——————————
兩百多里地,僅僅三日便至——這還包括了涉渡洧水和陽夏附近蒗蕩渠的時間。石勒把后軍留在蒗蕩渠附近,由徐光統(tǒng)籌其事,派逯明率軍監(jiān)護——逯明也是他初起兵的“十八騎”之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麻栗坡县|
襄樊市|
富民县|
咸阳市|
邯郸县|
孝义市|
新乐市|
花莲市|
新闻|
瑞金市|
兖州市|
宜宾县|
阿图什市|
武强县|
青河县|
绥宁县|
神池县|
四川省|
鄂尔多斯市|
双辽市|
天全县|
汝南县|
吴忠市|
庐江县|
定襄县|
舞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盖州市|
藁城市|
防城港市|
大石桥市|
句容市|
南和县|
遂川县|
泰兴市|
闵行区|
民县|
连城县|
礼泉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