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積薪-《勒胡馬》
第(2/3)頁
他知道石勒才剛吞并了茍晞所部,是一定需要花費點兒時間整訓的,不可能這就拉起隊伍來繼續朝東走,可是你們究竟打算跟這兒呆多久呢?石勒有沒有跟你商量過今后的計劃?
張賓略略一皺眉頭:“我也正為此事,前來與裴郎商議……一則王彌在項關,尚不知對我軍吞并茍道將作何看法,有何舉措;二則么……茍道將建議明公東取青州,明公似乎意動……”
裴該笑笑:“東征青州也好。”
張賓說什么叫“也好”——“昔裴郎不是說過,唯河北邯鄲、襄國間是形勝之地,可以建基么?青州雖殘破不如河北,戶口尚繁,但偏處海濱,只可割據一隅,不能制壓天下,非可立足之地也!”
裴該一擺手:“設主公果然東征青、徐,背海而面中原,又遠離平陽,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好做富家翁,保一世富貴不難矣。昔田齊在彼,秦最后滅之;臧霸在彼,成一世豪。主公不正好拿他們做榜樣嗎?怎么,主公有天下之志,難道欲圖反漢不成么?!”你就別跟我這兒裝傻充愣啦,你跟石勒究竟有多大志向,難道我還不清楚嗎?
張賓愣了一下,隨即敷衍道:“人懷天下之志,或可割據——如同蜀之劉備;若止有割據心,怕是終究落得個公孫述一般的下場。臧宣高最終不也被迫離開青州,俯首入朝了么?”說完這幾句沒什么誠意的話,他趕緊轉換話題:“未知明公何以如此看重茍道將,又不知茍道將何以寄望于青州?”
裴該說關于這兩點啊,我大致能夠猜到緣由:“茍道將昔日曾領青州刺史、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結果為曹嶷所敗,被迫退至倉垣,自然會對青州念念不忘。至于主公信重他……張君可知,當日曹操在下邳曾欲赦呂布而用之,又是什么緣故了?”
張賓說因為呂布夠勇啊,他說“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要不是劉備突然間提起丁原、董卓之事,估計曹操就留下呂布的性命了——“然茍道將安能與呂奉先相提并論?”
裴該說此其一也,尚有其二——“主公初隨公師藩,而公師藩為茍道將所殺;后從汲桑,而汲桑為茍道將所破;繼而自身亦敗,這才西投劉元海。是主公屢敗,唯此一勝耳,因此必然敬畏于茍道將。今程子遠、徐季武皆不服張君,異日若名位在張君之上,是殺張君以逞一時之快啊,還是驅張君若臂,使張君誠心拜服,可以每日得意——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更趁心呢?”他舉了個例子,言下之意,就是石勒正沉醉在昔日的大敵服服帖帖為自己謀劃的快感之中,所以才會暫時對茍晞言聽計從的。
乃至于為了茍晞,石勒把徐光責罵一通,還抽了曲彬一頓鞭子;甚至于為了茍晞,他連自己都有些疏遠了,在“君子營”副督的承諾背棄之后,又再第二次食言而肥。
張賓搖頭道:“聽裴郎之言,仍有怨懟明公之意。”
裴該說我才不怨呢,我高興還來不及——“昔主公才收我,欲以為‘君子營’副督,程子遠即欲設謀害我……”相信那些事兒瞞不過你張孟孫,你一定早就打聽到了——“今若以為我右司馬,張君又會做何感想?”長史、司馬,品位相若,但問題張賓才是左長史,我要是做了右司馬,那你能高興嗎?
不等張賓辯解自己絕無嫉賢妒能之意,裴該繼續說道:“今舍我而用茍道將,則徐季武、程子遠,乃至張君之恨,必當齊集于茍某,皆有積薪之嘆。我則可以隔岸觀火——不亦樂乎?”
所謂“積薪之嘆”,這是一個典故,語出漢臣汲黯。汲黯曾經向漢武帝抱怨說:“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意思是你任用臣子,就跟堆柴火似的,先放下的柴火墊在底下,后來者反倒能夠竊據高位,讓我們這些老臣多寒心哪。裴該的意思,不管茍晞原本的祿位多高,名聲多響,終究在石勒幕下他是后來者,這剛到就直接跳你們頭上去了,你們能樂意嘍?暗示張賓你今天來跟我說這些,也是心里不舒服,想給茍晞扎刺兒呢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浦县|
营山县|
榆树市|
新安县|
长汀县|
遂川县|
明光市|
阿鲁科尔沁旗|
修武县|
靖安县|
杭锦后旗|
神木县|
营山县|
瑞安市|
中西区|
霍城县|
萨迦县|
遵义县|
江安县|
云安县|
宁城县|
石棉县|
兰西县|
元氏县|
双牌县|
盐源县|
多伦县|
龙岩市|
龙川县|
扶余县|
瑞昌市|
岳普湖县|
水城县|
瓦房店市|
惠州市|
郯城县|
大厂|
二连浩特市|
石狮市|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