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賢人君子-《勒胡馬》
第(2/3)頁
魯憑字將德,新平人也——也可以算是扶風人,因新平郡本自后漢時才從扶風析出。他是新平大姓,新莽時有羲和(大司農)魯匡,其孫魯恭仕東漢為名相,皆為魯憑的遠祖。
在原本歷史上,劉曜攻入長安,粗平雍州后,晉之官吏多數降伏,魯憑也不能外,被任命為大將呼延實的長史。其后陳安謀反,呼延實被擒后痛罵陳安而死,魯憑則又歸順了陳安,任其參軍。不過魯憑是不贊成陳安背反前趙的,當陳安自稱大將軍、雍涼秦梁四州牧、涼王等職,反意昭彰后,魯憑苦諫不從,乃大哭道:“吾不忍見陳安之死也!”
陳安一怒之下,命斬魯憑,魯憑臨終前恨聲說道:“死自吾分,懸吾頭于秦州通衢,觀趙之斬陳安也。”據稱劉曜聽聞此事,不禁悲慟,道:“賢人者,天下之望也。害賢人,是塞天下之情,夫承平之君猶不敢乖臣妾之心,況于四海乎?陳安今于招賢采哲之秋,而害君子,絕當時之望,吾知其無能為也。”
——從此側面可以看出,魯憑其人是頗得劉曜敬重的,起碼認為他是“賢人”、“君子”。
裴該前世通讀過《晉書》,也粗略研究過兩晉十六國的歷史,但這種僅僅提到過一次的犄角旮旯里的人物,他原本是記不住的。就好比梁緯之妻辛氏,史書也有事跡,說她“有殊色”,劉曜破長安、殺梁緯后,欲妻辛氏,辛氏大哭不從,旋即自縊而死,劉曜憐其為“貞婦”,以禮葬之——裴該對此就毫無印象。魯憑純粹是因為其事附著于大名鼎鼎的陳安,所以才使裴該一時恍惚——好象這名字有點兒耳熟——但最終還是沒能回想得起來。
裴該不明白竺爽為何幡然悔悟,開城請降了,要等日后再向魯憑探問,才終于理解了竺爽的心路歷程:
原本竺由哲據城固守,確實是想等從兄竺恢來救,自以為有堅壁為恃,守個十天左右不成問題,等到新平兵來援,內外夾擊,便有可能迫退裴該。魯憑說是他劫持了竺爽,抗拒王師,純屬謊言;事實上這個魯憑反倒是最堅定的投降派,反復勸說竺爽,裴該既為朝廷執政,如今親自率兵前來,倘若閉城不納,甚至于刀兵相向,我等便成叛逆。小小的一個扶風國,如何能與國家相抗衡?本說四郡國守望相助,但而今始平已定,安定還須阻攔北地兵馬,所可期望者唯有新平一郡,兩支隊伍聯合起來,就真能擊敗王師嗎?
你想要叛,也成啊,但那就必須得有足夠強大的外援才行。胡漢遠在千里之外,不足為援,再說了即便要降胡,也非倉促間可以聯絡得上的。司馬保倒是相對近一些,但上邽到郿縣的距離,是郿縣到長安的三倍之遙,求其救援,仍然緩不濟急;再說了,南陽王肯不肯跟官軍正面起沖突,也尚在未知之數……
因此魯憑規勸竺爽,說前聞楊像獻城,并未受戮,可見裴公還是比較仁厚的。既然如此,我等也必須趕緊打開城門,明公出城相迎才是,別再期望割據一方,自行其事了。
然而不管魯憑如何勸說,竺爽只是不允,他一心期盼著竺恢率兵來救。然而左等竺恢不來,右等新平兵不到……對面倒是僅僅扎營立壘罷了,并未揮師攻城。眾將吏計議,說若要準備攻城器械,有個五六天時間足夠了,將將十日,仍然不發起攻擊,分明就不想打嘛——“此必圍城打援之策,欲先敗新平兵,而后再取我扶風也!”
官軍營壘僅僅阻住了郿縣的東、北兩面而已,竺爽自能遣人從西門馳出,北向去打探新平兵的消息。然而竺恢率部轉道進入美陽之事,卻并未能夠及時傳入郿縣城中——終究方向有偏差,而扶風探馬也不敢跑得太過遙遠。
因此眾人都揣測,要么官軍早就分了一部分兵馬去堵新平兵了,要么就是竺恢見官軍勢大而不愿來救,或者雖然來救,但逡巡于岐山附近,不敢倉促入平。而且隨即就連降兩日密雨,道路泥濘,估計就算竺恢想要入平,三兩天內也未必能夠趕得到……竺爽急得連連跺腳,問:“似此當如何處?”魯憑趁機又站出來規勸,說還如何處啊,趕緊投降才是正理!
竺爽猶猶豫豫地說:“若裴公初來,我即相迎,還則罷了,今閉城十日,必致裴公之怒,誠恐欲為楊國圖(楊像)而不可得矣!”魯憑說不如這樣吧,我出城去見裴公,為明公求取赦令,裴公若肯應允,明公便當自縛出城請罪;裴公若不應允,甚至于一怒而斬了我的首級,那沒辦法,只好繼續固守,以期天意護佑了。
竺爽躑躅半晌,眼瞧著麾下將吏一個個地也全都改換了立場,附和魯憑,無奈之下,只得應允——魯憑就是這樣才出城來謁裴該的。
他騎馬出城后,猶猶豫豫,來得甚緩,那是在臨時考慮說辭呢;至于走城門而不縋城,則純粹是因為——這位魯參軍他暈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武宣县|
张家港市|
南溪县|
潜山县|
客服|
佛冈县|
沽源县|
库伦旗|
黎城县|
苏尼特右旗|
湖口县|
康马县|
沙雅县|
涿鹿县|
湾仔区|
七台河市|
华阴市|
曲阜市|
恩施市|
吉水县|
镇巴县|
卫辉市|
乌鲁木齐市|
建平县|
凌海市|
库伦旗|
德庆县|
衡东县|
略阳县|
大埔县|
兴和县|
高陵县|
富锦市|
梓潼县|
布尔津县|
龙岩市|
阿城市|
闵行区|
宝兴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