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教練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實也正是英雄陣容重要性的體現,以對線而論,實力稍弱一線的選手拿到了強勢對線組合,完全可以壓著更強的選手打。 而如果反過來則可能是直接打崩的。 因而李逸凡的自信并非沒有道理,不過他是百戰老將,當前實力雖算不上職業生涯中的巔峰狀態,卻絕對在波動曲線的上半段,并不會因此就有什么急躁心態,依舊很耐心地補刀。 除非裝備已經飽和,否則對于ADC來講發育永遠都是重中之重,而在游戲前期,補刀是ADC的第一經濟來源。 這是當初李逸凡在那位ADC之神身上最大的領悟,也是最慘痛的教訓,當他日日夜夜看著對方的視頻觀摩學習各種細節,執著于對線換血,終于能夠在局勢上不落下風時,卻發現對方一手壓人一手補刀,他扛住了換血壓制,卻架不住補刀壓制,等到對方回家了更新了裝備后,自己面臨的依舊是被暴打。 第一波兵線結束,霞補刀六個,小炮六個。 第二波兵線結束,霞補刀十二個,小炮補刀十二個。 第三波兵線結束,霞補刀十三個,小炮補刀十三個。 …… 因為E技能的存在,小炮有著天然的推線優勢,不過等級起來后,霞的推線能力提升也極其明顯,加上娜美的換血消耗能力,在連續兩波換血后,占據著一些血量優勢的Crane下路組合終于打出來了補刀優勢。 五個。 ——有四個兵還活著,將要被推到防御塔下。 小炮的塔下兵并不好補,因為E技能的濺射傷害會干擾補刀的傷害計算,不過這自然難不到林軒,加上有艾黎在旁邊墊刀,四個塔兵全部吃掉后,補刀僅僅落后一個而已。 這就等于是沒有差別。 期間雙方的打野都有想要來下路動作,不過都沒有找到機會,兩邊的上單都牢牢將傳送捏在手里,想要越塔也太過莽撞,在各自都對自家ADC懷有很大信心的情況下,沒有哪一方急著打破下路對著發育的狀況。 與下路因為對線強度太高反倒形成了一種微妙均衡不同,雙方的中野一直都有小動作。 魚龍的中野從英雄陣容來講并無劣勢,甚至還可以說有一定的優勢,不過一來個人實力上有一定差距,二來心態上也不如Crane這般從容,三冠王的底蘊還遠不是第一次來到全球總決賽的魚龍戰隊所能比擬的。 所以泡泡并沒有如同往常那般打得太過激進,反倒是Crane的打野一直有些小動作,時不時地就有想要入侵的舉動,泡泡也確實被偷掉了兩組野怪,他也耐著性子不去與對面硬碰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