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討賊檄文......今日的曲江日報怎么寫的是這個?本來兩章的內容就寫了一章......” 買報的眾人習慣性的看向曲江日報后面的小說版面,但離奇的是今天的并不僅有小說,而是一篇檄文,也不是政府聲討,或者批判誰,反而像是尋私仇的文章...... “郭永和黃蓉到底怎么了?洪七公到底將降龍十八掌完整的傳授給郭永,咱們等了一天就是為了看這.......潑婦罵街的東東?” 仁善坊酒肆的一個食客憤怒的將曲江日報仍在地上,好好的小說突然更新這么少,讓他們這些讀者怎么看? “咱們要不討個說法?這擺明是騙錢的嗎?”圍觀的群眾有人建議道。 古代的識字率低的可憐,雖然長安為大唐首都,但也改不了這點。所以大部分人來這酒肆就是為了聽個聲,聽那范老四說書。 而酒肆的店家也樂得如此,有錢人點杯茶,叫幾個小菜,沒錢的家境略好的,也能點盤茴香豆,酌著小酒,樂呵呵的聽這么一天,反正那些桌椅板凳放在那里也是閑著。 “怎么討說法?”范老四雖識幾個字,但原本也是落魄的窮酸,自打靠著這說書的謀生,在這群閑漢里說話也漸漸有了分量。他瞪了一眼那個出口的,解釋道:“這曲江日報賣十文錢一張,也就是三碗陽春面,但你瞧這上面印著多少字?小幾千字呢?不說上面印著的內容,就拿這東西在鄉(xiāng)下也能做個蒙學的教材,再說......你們找誰要說法?縣衙的明府?你們且看看這篇檄文的署名!” 他將那張曲江日報卷起遞給鄰桌的周東家。 周東家是長安城外村莊的地主,大半個村的田產都是他們家的,而且家里也供養(yǎng)著幾個讀書的崽子。 “盧國公世子程處默......胡國公世子程懷亮......趙國公世子......這都罵的是王孫貴族,真是大膽.......”周東家感慨一句,也不直接看內容,到結尾處直接看檄文作者的署名。 他頓時大吃一驚,驚道:“這篇檄文是......駱賓王寫的!” “駱賓王?”眾人也大吃一驚,以為這是個了不得的人物,心肝嚇得亂顫。 “乖乖,這是群神仙打架,咱們這些凡人參合進去干啥。”有人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