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身毒國-《貞觀太上皇》
第(1/3)頁
身毒(國名)即天竺也。在山海經曰:“身毒之國,軒轅氏居之?!?
郭注,天竺國也。(佛教徒的偽注,為了提高印度的地位,貶低華夏為諸方,在乎吞儒噬道。但效果顯見,在古代漢人眼里天竺國似乎是佛國的所在地,西天極樂。也讓漢人對印度尊敬有加,以至于超弱的印度,一直沒有中原王朝前去攻占,當然除了對佛教不感冒的蒙古和王玄策。)
天竺是印度的古稱,很多華夏人大多都是從西游記玄奘取經得知這個稱呼。
身毒在西漢時期才被華夏熟知,不過當時的身毒大部分疆域都被月氏人占領,張騫得知從蜀道西南取道可通往身毒國,于是漢武帝派遣張騫想要與身毒國聯合夾擊匈奴,但可惜的是受阻太大,派遣的秘密使者都被沿途的西南蠻人所阻斷。
漢武帝一怒之下,直接派大軍討伐夜郎國、滇國、西南夷,但受到頑強抵抗而作罷,始終沒能越過大理和保山一代。
在與西方的大夏國(貴霜帝國)貿易的途中,身毒國作為中介商。
自此中原王朝一直沒有中斷與身毒國的交往,內地的商人已經走到了緬地甚至東南亞。
唐代時,經過德宏古道在緬印與內地間進行商貿交易的商人更多,樊綽在《蠻書》中記有這樣一段話:“彎賧,湯浪,毒暑酷熱。河賧賈客在尋傳羈離未還者,為之謠曰,冬時欲歸來,高黎貢山雪,秋夏欲歸來,無那穹賧熱;春時欲歸來,手中絡賂絕“。
其中河賧賈人,指今大理西洱河一帶商人;尋傳人(今阿昌族,景頗族先民)居住在今緬北克欽邦一帶;彎賧為白族語,指今德宏一帶;絡賂也是白族語,指財物。這段史料,說明唐朝時,不僅有漢族商人到緬印經商,也有白族商幫通過德宏古道前往緬甸做生意。
當時從緬印輸入中國的商品,《蠻書》騾國條記“騾國……有移信使到蠻界河賧,則以江豬,白氈及琉璃罌貿易“,此外還有琥珀、海貝、光珠等,而中國主要輸出綾羅綢緞和瓷器等中原特產。
所以自古以來,與外界的貿易商路不僅局限于絲綢之路。
只不過隨著南北朝交替,南方朝廷勢弱,安南道大部分區域一直存在叛亂,在南陳疆域最盛的時候,也沒能較為完全的占領安南道,再加上安南的蠻夷,所以貿易商路時時中斷。
而且因為絲綢之路與西域的交往更為便利,因此身毒國作為中介的存在越來越弱化,中原王朝只知道有這么一個在史冊上記載的身毒國,卻不知道身毒國究竟如何。
現在的駱賓王也想學一下張騫,作為密間聯合身毒國共同滅掉橫攔在此的林邑、真臘兩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霍林郭勒市|
嘉兴市|
磐石市|
垦利县|
许昌县|
汕尾市|
昭平县|
雅江县|
普格县|
吉隆县|
龙井市|
化德县|
万荣县|
正定县|
台北县|
福海县|
大新县|
通许县|
右玉县|
南部县|
自贡市|
钟祥市|
邵武市|
寿宁县|
云阳县|
固阳县|
芜湖市|
乌鲁木齐市|
呼图壁县|
东明县|
金坛市|
红河县|
离岛区|
阿勒泰市|
清水河县|
新兴县|
邯郸县|
黄浦区|
松溪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