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浩全帶著滿腹的自我懷疑走了,受《我不是藥神》的啟發,表示要好好想想劇本怎么改,等定了后再請李想提建議。 “你怎么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李秉云好奇地問李想,以她多年的經驗判斷,《我不是藥神》是一個非常好的劇本,不僅僅是講故事,而且針砭時事,與現實貼的很緊。 李想笑道:“我要說是做夢夢到的,你相信嗎?” “相信。”李秉云干脆地說,“我做夢也夢到過劇本,不過沒你的這么好就是。” 做夢是不可能夢到整個劇本的,只能是夢到一個想法,一個idea。李秉云認為李想的意思是,他做夢夢到了《我不是藥神》這個idea,然后以自己的創作能力完善了這個故事,這才有了《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梗概。 李想:“人的潛意識太神秘,里面藏著太多秘密,夢見一個故事不算什么,說不定還有人夢見另外一個世界。” 李秉云笑了笑,說:“作家的想象力可真豐富。” 兩人坐了一會兒也走了。 接下來幾天,李想開始有條不紊地籌備新專輯,已經快到三月底,離6月份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六一出新專輯的話已經放出去,媒體大肆報道過,是不能反悔的,這把王銀珍急的上火,要不是李想攔著,她早就開始面向所有詞曲作家約歌。 這種急躁的心情直到李想把一份歌單拿給她才消失。 這份歌單有整整12首新歌! 不提王銀珍的震驚,李想交了歌單后,讓王銀珍排出一份錄歌的時間推進表,其他的事就沒再多管。 這些天,《奇年偶月》的消息不斷傳來,通過了送審,發行了預告片,推出了主題曲,開始全國各地宣傳。 這樣一部文藝愛情片,因為李秉云的主演而被影迷們津津樂道,又因為李想演唱的一首《后來》而忽然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 在《奇年偶月》還沒上映的情況下,有關這部電影的討論已經遠遠超過了投資方的預期,這一切要歸功于《后來》。 這首歌唱進了許許多多人心里,愛而不得,得到與失去,這樣的經歷每天都在上演,每個人都曾經歷,永不會過時。 電影宣傳不需要李想參加,落得個清凈。 這段時間小李家也沒閑著,李朝和向小園天天忙著飯店裝修設計,竇竇和師師天天忙著曬胡蘿卜,曬青菜,曬好了帶到幼兒園給小兔子吃。現在,她們一個叫李小白,一個叫李灰灰,已經持續了一個多禮拜。 “每天都要買胡蘿卜,真煩。”李想抱怨道。他帶著竇竇師師在菜市場買菜,不得不買一斤胡蘿卜,不然走不出這個菜市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