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感謝你。周合朵說道。 啊?我沒出力啊。李想笑道。 你雖然沒出面,但是只要你在,就是學院的一塊金字招牌。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我們在去年就邀請了這兩位,但是當時被拒絕了,今年再次邀請,他們很爽快地答應了,就是提出了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 希望學院能多安排你和他們交流。 我巴不得呢。 才怪!李想心想,和龔芳芳交流的時候,她會不會也是一大片意識流對話飚出來,讓人聽的云里霧里,不知所云。 他現在有點怕這種純意識流,簡直是摧殘人的樂趣。他甚至懷疑,這類的作者是不是都是哲學家? 像這種,竇竇師師不用說,在18歲之前可能讀不懂。就算讓李誕來,這個家伙看了《氣色》后可能再也不想看文學了,改為看王勝和徐立業的—那個看起來才叫爽。 周合朵聞言,高興地說:你們以后多交流,眼下就有個機會。 什么機會? 《老人與海》現在反響很大,我建議在學校里辦一次文學討論會。 李想說:我們不是暑假的時候舉辦了一次嗎? 今時不同往日,那時候大家都放假回家了,現在新學期新氣象,正好來了好幾位作家老師,請他們一起來,就當是和大家的見面會。 那你安排吧。 把李想送出出門后,周合朵心里高興,越發覺得當初親自到醫院邀請李想進入學院是無比正確的事情,雖然,這位同學期末考試的時候有學科差點沒及格。 去年提出345計劃時,她看似胸有成竹,其實心里很忐忑,托了多方關系才邀請到白蘇,總算踏出了第一步,不至于讓這個計劃看起來像空中閣樓。 而邀請李想,原本不在這個計劃內,畢竟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高中畢業生能寫出瑰麗壯闊的故事。她當時盛情邀請李想的一個目的,是為了給知名度不足的林業大學增加一些曝光度,卻沒想到最后他才是她的345計劃的關鍵一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