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盛唐高歌-《盛唐高歌》
第(1/3)頁
明德門,始建于隋開皇二年,是長安城的正南門,也是規格最高的五門道城門,與皇城朱雀門,宮城承天門構成長安城南北中軸線,是李唐名付其實的國門。
作為大唐的“國門”,明德門平日都是中門緊閉,文武百官、百姓都是從兩側的四個門道進出,然而開元八年十月初八這天,不僅緊閉的中門大開,城門的兩側更是旗幟林立,一列列鮮衣怒馬的士兵整齊地站立著,城門的兩邊,全是翹首以待的長安百姓。
旗幟中,還有象征著皇權的金色華蓋和天子坐駕,坐駕的兩邊,文武百官整齊地站列著。
能讓皇帝和文武百官等侍的,只有英雄,大唐的英雄。
金秋十月,秋風輕拂著旗幟,馬兒打著呼兒,明德門了聚集了超過十萬人,人雖然多,可所有人都自覺地保持著安靜,就是有人說話,也會下意識地壓低聲音:
“沒想到皇上和百官都來了,好大陣仗啊。”
“肯定要重視啊,吐蕃、大食勾結叛亂分子在西域作亂,朝廷一發兵,不僅把敵人都趕出西域,還反攻進大食國,威名遠播。”
“好可惜,聽說監察御史張孝嵩被打下天牢,本來他是最大功臣。”
“他要不是功臣,就不止打下大牢那么簡單,知道在他西域做也多少天怒人怨的事嗎,抄家滅族不說了,看中人家的女兒,也不顧是大唐的附屬國,直接把王族屠戮一空,還大肆收賄刮錢,唉。”
“皇上下旨,他以將在外君令有所有授拒絕,還把欽差關押起來,那是作死。”
西征大軍班師回朝,到長安接受封賞,可監察御史兼主將張孝嵩卻不在功臣的行列之中,引起不少百姓的非議,非議歸非議,并不影響他們對戰場奮勇殺敵英雄的敬重,自發前來迎接大唐的英雄歸來。
“踏踏”
“噠噠噠”
“踏踏”
“噠噠噠”,,,,,,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時,先是感到地面有些顫,然后隱隱到整齊的腳步聲和馬蹄聲,隨著馬蹄聲越來越響,慢慢地,一支隊伍慢慢地出現眾人面前。
走在前面的,是一隊隊旗幟,遠遠看到,走在最前面是大唐的軍旗,緊跟著的兩面旗幟上面分別繡著“馬”和“張”,再后面還有十多面寫著不同字的旗幟,有代個人的旗幟,也有代表著西域少數民族圖騰的旗幟。
“鄭將軍,怎么沒見你的旗幟呢?”迎接的人群中,一名叫黃立本的武將小聲問他身旁的鄭鵬。
鄭鵬是定遠將軍,閑職,本來沒不夠資歷跟在李隆基后面歡迎山凱旋而歸的將士,不過鄭鵬曾是監察副使,還在西域立下汗馬功勞,李隆基特地派人把鄭鵬召到迎接的人群中。
一會還要喝慶功酒。
這時已經看得清歸來將士的臉,沒出意外,走在最前面是安西鎮鎮守使馬堅和宣威將軍張銳,除了張孝嵩,唐軍精銳是這兩人品階最高,后面是西域各大小勢力,突騎施、葛羅祿、西夜國、伊循國等等,鄭鵬一邊看一邊解釋道:“皇恩浩蕩,賜了一個定遠將軍,在西域也就是一個監察副使的職務,身邊是一支護衛隊,再說人不在隊伍里,哪有旗幟可舉。”
封建社會,有一套非常嚴格的儀仗準則,旗幟的大小、樣式都有要求,不是想打就打。
“可惜了”黃立本有些可惜地說:“要不是鄭將本中途負傷,這領軍之士,必有鄭將軍一席之地。”
鄭鵬搖搖頭說:“戰場瞬息萬變,說不定沒機會站在這里呢。”
“也對,就以張孝嵩為例,要不是被彈劾,憑戰功升官晉爵,必能創下一番事業,可惜世事造化弄人,正所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鄭鵬只是笑了笑,不再答話。
有關朝廷決策的事,說少錯少,跟這個黃立本只是泛泛之交,沒必要跟他掏心窩子。
這時回朝之師已抵達明德門外,距離明德門還十多丈時,隊伍停下,除了手持旗幟的旗兵,所有人都下馬,馬堅、張銳一行十數人,走向走出幾步,然后向被御前侍衛簇擁的李隆基單膝跪下,齊聲叫道“拜見皇上。”
一聲令下,后面跟著的士兵也一起單膝跪下,大聲喊道:“拜見皇上。”
西征之戰,主要是以西域將士為主,包括西域依附大唐的各部落,班師回朝不是所有人都回長安接受封賞,而是將領和立了大功的將士人,大約大約一千二百人,這是兵部商量過的。
人少顯示不出大唐雄師的威武,人多耗費巨大,一下子那么多訓練有素的將士進京,安全也是一個問題,討論過后確定一千二百人的規模。
雖說只有一千二百人,可喊的時候一千二百人一齊用最大的氣力喊,營造一個巨大的聲浪,站在很遠的百姓也感受到鐵血雄師的氣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乐业县|
荥经县|
玉屏|
上林县|
阳原县|
富顺县|
长阳|
阳谷县|
高要市|
昌吉市|
余姚市|
甘泉县|
阿克陶县|
吕梁市|
大庆市|
焦作市|
读书|
深州市|
胶州市|
辰溪县|
会东县|
博乐市|
武威市|
宜川县|
普宁市|
溧阳市|
武乡县|
黄龙县|
弥渡县|
深圳市|
内乡县|
黄浦区|
安溪县|
南通市|
台北市|
乌鲁木齐县|
天全县|
巴彦淖尔市|
宜兰市|
宁陵县|